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天下论 | 唾液测天赋?天方夜“痰”!

2023-10-13 10:13:2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育儿“内卷”又出新高度!为了早点发现孩子的天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王先生花费1980元,通过采集口腔唾液细胞DNA的方式,为4岁儿子做了所谓的“天赋基因检测”。据媒体报道,近日“天赋基因检测”在市场上悄然兴起,部分检验机构涉嫌概念炒作,扩大基因与天赋的关联分析,但是对于那些“信以为真”的家长们来说,可能正在遭遇披着“科学外衣”的消费陷阱。

王先生告诉媒体,他当时在电商平台某生物旗舰店下单了一个智商、情商、运动、艺术四大天赋潜能检测项目,很快便收到检测机构寄来的采样工具,他按照说明书采集儿子的口腔唾液细胞DNA寄送给检测机构,十多天后就收到一份长达14页的报告,其中密密麻麻地写了大量数据和表格,详细量化了孩子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抗压能力、语言潜能、交际潜能、运动潜能等。

“报告显示,我儿子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突出,我准备给他报个口才班,让‘长板’更长。”王先生对此深信不疑,他觉得检测结果与他日常对儿子的观察基本一致。

其实,像王先生这种情况的家长并不在少数。毫无疑问,预见发展潜能、发现最佳学习方法、因材施教……这些敏感的关键词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确实是极具吸引力,加剧了“教育焦虑”。于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家长们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真的有用呢”的心理,心甘情愿一试,心甘情愿被“割韭菜”。

那么,仅靠着一口唾液就能测出基因(DNA)吗?这确实是真的!喜欢刷剧的人经常能看到通过头发、唾液、血液、皮肤组织等做亲子鉴定的剧情,必须说,这些确实是有科学根据的。

其实,基因检测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是一种利用多种科学技术,结合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等学科,分析和检测人类遗传物质(DNA,核酸)的前沿技术。近年来,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产前筛查、肿瘤用药指导、遗传病诊断、药物基因组检测等各种临床领域。可以说是公认的守护人类健康十分有效的技术手段。

那么,仅靠着一口唾液就能测出人的天赋吗?这却是天方夜谭!就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所谓的“天赋基因检测”缺乏权威的科学结论和学术共识,根本不靠谱。

沈阳某三甲医院临床遗传科副主任医师李晓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很多疾病可以在基因上找到病因,通过基因筛查,还可以避免一些有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的婴儿出生,甚至有不少常见的慢性病也可以在基因上找到根源,并通过基因干预加以预防、诊断、治疗。市面上的许多检测机构,不具备检测能力,只是商业项目披上了“科学外衣”。

一家医学检验所经营者高子健对媒体坦言,天赋基因检测实际是对5大类11个基因33个亚型进行分析,通过寻找基因位点,比对数据库中大量真实案例,从而对孩子进行判别。

那么,“天赋基因检测”到底准不准?有参考价值吗?高子健表示,基于特定群体样本的统计学研究,只能得出统计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换句话说,不是基因位点一致,就具备数据库成功人士同样的天赋。”

李晓莉也表示,人的天赋具体由哪些基因决定、如何决定,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办法给出准确解答。比如,智商与基因有密切关系,但智商是由成千上万的基因综合决定,从基因测序的角度看,很难检测出某个孩子的智商天赋。

一家专门做天赋检测的生物旗舰店客服也表示,机构会特意在报告首页写上特别说明,“结果没有好坏之分、不能预测未来命运,不要贴标签,不必互相比较。结果仅是参考资料,不是最终结论,想要成功,离不开后天努力”。

调查发现,天赋基因检测尚属于新兴行业,技术门槛较高,一般机构做不了。同时,一些检测机构根本没有相关项目资质,且收费缺乏统一标准,往往是任意定价,管理极不规范,行业内各种乱象滋生。

所以,所谓的“天赋基因检测”更多的属于一种商业营销、宣传噱头,只因为极具卖点,消费者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掉入“坑内”,并为这种“智商税式”消费行为花费不菲。

通过检索发现“天赋基因检测”相关业务在一些电商平台每单价格从400元到1万元不等,相关检测内容和检测形式也不尽相同,涉及语言、音乐、逻辑思维、肢体运动、视觉空间、人际社交、自然探索、自我察觉等方方面面,项目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广告法》还明确,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专家表示,“天赋基因检测”涉嫌欺诈,炒作概念。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天赋基因检测”机构涉嫌虚假夸大宣传,对家长造成极大误导,已经触犯相关法律法规。

事实上,“天赋基因检测”算不得什么新鲜事,隐藏在其背后的那些骗术之前就已经被曝光过,也有公司“天赋基因检测”项目因涉嫌虚假宣传被立案调查。如今时隔数年,“天赋基因检测”再次“翻红”,给大家提了一个醒:面对那些披着“科学外衣”的消费陷阱,相关监管不能缺位,多方需共同发力。对于家长来说,面对“教育焦虑”,不要迷信那些伪高科技产品,不要刻意寻找孩子的“培养说明书”,多些陪伴,在日常点滴中,慢慢发现孩子的特长和天赋,这才是因材施教应有的姿势。(潘愈)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