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天下论 | 别让“家校共育”成空谈

2023-10-23 08:55:4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重庆市武隆区一小学生家长发文称,因拒绝让孩子参加为时5天、费用1200元的研学活动,而被班主任移出班级家长群,与班主任进行私聊,在理论无果后又被其删除拉黑。

从网曝的聊天记录看,仅因一句“不参加”就被拉黑的家长,在与班主任单独沟通中,不免有些情绪激动、言辞过激。尽管如此,涉事班主任连续两次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应对学生家长质疑,不仅不妥,更有失为人师表的体面。目前,被踢群拉黑的家长已重新入群,但此事引发的思考,却不该止于就事论事。

社交媒体时代,以微信群、QQ群为主体的家校群成了家校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实现信息高效传递的同时,近几年却频频爆出家长被踢出群的报道:

河南沁阳市一名学生的父亲在班级群内发了句“家长又有作业了”,不但被老师踢出群聊,还被老师打电话“教育”;四川广安某小学一孩子的背部、臀部被同学打伤,家长将孩子受伤照片、视频发到班级家长群里后,被老师踢出群;湖北黄石某家长在班级群里探讨学校推荐的某款学习软件价格问题时,发表不同意见就被班主任踢出群;河南荥阳的周先生因为没有按照老师给的答案填写调查问卷,并且写了自己想法,被老师踢出班级微信群……

有意思的是,每一个家长被踢群事件传导到舆论场,都会掀起大量关注和讨论浪潮。这一次“家长被老师踢出群聊”,表面看是“研学旅游”惹的祸,实质则是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出了问题。两者在沟通过程中的边界需要明晰,认清自己的本职身份。家长配合学校工作是很正常的,但家长也应保有质疑和拒绝的权力。老师要有服务意识,尤其要容得下不同声音。

家长如果一味附和老师,可能会让老师越过沟通边界,容不下质疑,做出稍有异议就踢人拉黑的行为。相反,如果家长一味反对老师提议,会让老师工作和学生教育受到影响。笔者认为新闻里的这位家长,在班级群公开抱怨就是欠妥的沟通方式。即便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有所质疑,大可以私下沟通,总好过众目睽睽之下诘问,让老师下不来台。

总之,尊重和平等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前提。一个贯彻尊重和平等理念的家校群,互动模式应是坦坦荡荡,顺其自然,无需如履薄冰。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想通过大家的努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成长。多些克制,少些冲动;多些理解,少些怨恨。让家校群回归其沟通载体的本质,别让“家校共育”成为一句空话。(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