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微短剧发展风生水起。但不少剧集需充值平台会员或付费购买才能观看全部内容。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陷入付费陷阱。据媒体报道,一些微短剧被质疑借助算法精准“围猎”老年人。
近些年“围猎”老人的东西当真不少,保健品、短视频、直播、微短剧,似乎任何新鲜事物,都可以出来“围猎”一番老年人。正如坊间传闻,“互联网上的老年人,如同三岁小儿怀揣黄金穿行闹市,任谁都禁不住想要收割”。
其实,类似没什么价值的保健品、自动扣费陷阱的微短剧等等本质上就是欺诈。这种明显的个案侵权其实不难查证也不难监管。去年11月,广电总局开启了新一轮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短视频平台也在加大对第三方微短剧小程序广告投放和跳转的治理,合计下架的违规微短剧上百部、小程序和账号数百个。
但真正让人头疼,也更有普遍性的现象是——老人自愿观看、自愿花钱,这是他们在清醒状态下真实的意愿表达。
而在舆论场的叙事里,在子女的话语表达里,似乎这些都是不能接受的。为了看微短剧,一位“老人在同一家商户的付费总额竟达644.8元”。一个月花了644.8元,这个钱不算少,但相比于年轻人的月消费,这似乎又很难说得上是“巨款”。那为什么老年人花钱看剧或者花不少钱看剧,就有错呢?
这背后的潜台词或许是:老年人,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娱乐方式。一旦他们的选择和年轻人的认知有偏差,那么就是他们被“围猎”了,需要年轻人来干预。
老年人为什么沉迷短视频、微短剧,这对他们来说到底有什么乐趣,没有多少报道里有老年人自己的表达,他们甚至没机会为自己辩护一声。他们到底在看什么,刷手机怎么就比出门遛弯更有吸引力,年轻人似乎没有兴趣甚至也懒得主动去关心。这种态度,对于解决问题恐怕没有太大的帮助。
在笔者看来,从主观层面上说,互联网上的中老年群体,既存在渴望陪伴的情感需求,也面临不熟悉操作、难辨认陷阱的数字困境,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沦为短剧的围猎对象。
客观层面来看,诱导消费、自动扣费、重复收费等,早在短剧崛起之前,不少平台就借此套路用户“氪金”。但短剧围猎之法的核心在于精准——老人先被短视频平台上的切片视频吊起胃口,再被诱导至微短剧小程序付费解锁,而一旦点击、付费,则会被投放公司精准捕捉,成为重点投放用户。如此一来,围猎既成,老年人也就被套牢了。
最后,家属还是要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多关注、多陪伴,尽力填补他们的情感空缺,将他们从短剧的漩涡里解脱出来。此外,也要尽可能提高老人们的媒介素养,比如教会他们更好使用数字产品、辨别数字陷阱等,从技术上降低他们被围猎、被收割的概率。(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