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纪念张飞诞辰1855周年”等“纪念古人”的会议多次冲上热搜。一些地方为打造文旅IP,纷纷选择从古人“下手”。在相关“纪念古人”会议带动下,不少自媒体还炮制出“纪念潘金莲开窗950周年”“纪念孙悟空诞生1000周年”等会议事件。尽管一些会议最终没有举办,却给公众留下负面印象,甚至影响地方形象。
扎堆的“纪念古人”会议,实质上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争夺战的翻版,有的不过是地方政府为打造文旅IP而精心策划的“噱头会”,是地方政府将历史文化进行过度商业化包装的结果。
文化名人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个别地方只是把“蹭名人”当做文旅发展的“杀手锏”。近年来,“蹭名人”引发的风波频频见诸报端。除了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许多地方还瞄上了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哪吒闹海、石猴出世、七仙女下凡等都成了“香饽饽”。
南方日报在评论文章《提高景区知名度不能只靠“立碑”》这样分析:“不可否认,挖掘本地区的名人故事,确实是短时间内提升知名度、带动文旅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许多游客看来也丰富了游览体验。但凡事过犹不及,若是罔顾历史事实和传播逻辑肆意改编、强加关联,只重‘名头之争’而忽略文化现象的内涵,不仅不利于域内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也于文化传承无益。”
红网认为,不少“纪念古人”会议打着打造地方品牌、推动文旅发展的旗帜,实际上价值不大。其评论《不是只“纪念潘金莲开窗950周年”很可笑》进一步指出:“最关键的是,‘历史人物’中的‘历史事件’未必都是真的,很多只能属于‘历史传说’,甚至是‘戏说历史’。你拿出所谓的‘历史典故’进行研讨,其价值不大。而且,还有很多所谓的‘历史人物’‘历史典故’本身就是杜撰出来的,你拿出来像模像样地研讨,岂不贻笑大方?即便‘历史故事’是真的,有的也不适合拿出来纪念,比如秦桧,比如潘金莲和西门庆。”
实际上,一些具有官方色彩的“纪念古人会议”同样很可笑。比如,因为网络质疑声浪很高而流产的“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研讨会”。要不是引发了舆情,2023年就差点举办了。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刘备托孤”作为历史典故本身有一定讨论价值,但硬要从中挖掘“文化意蕴”“现代价值”,进而上升到“政治格局”“人才思想”,不免牵强附会、过度阐释。最终没有举办,也算是明智的。而问题在于,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做出明智选择,非要举办乱七八糟的“纪念古人”会议的地方大有人在。
北京晚报在评论《如此纪念古人,把经念歪了》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人纪念会本身没有问题,出问题的是某些部门政绩观错位,或以为举办古人纪念会就是赋能旅游产业,是不是真有效果无从印证。某些民间机构往往自造声势,名为学术研讨,其实或肤浅解读历史文化,或东拉西扯穿凿附会。更有名为纪念古人实则变相营销的,找政府批资金,找企业拉赞助,印纪念册、发纪念品,古人完全成了幌子。”
“实质上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争夺战的翻版,有的不过是地方政府为打造文旅IP而精心策划的‘噱头会’,是地方政府将历史文化进行过度商业化包装的结果,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发展文旅产业的急功近利。”工人日报在评论《扎堆的“噱头会”,名人故里争夺战的翻版》中直指一些地方文旅产业的弊端。
扬子晚报则在《为何会有“纪念潘金莲开窗950周年”的闹剧》一文针对扎堆的“纪念古人”会议,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约束和管理:“首先,对地方政府部门来说,要树立科学、正确的政绩观,不能急功近利,那只会自食其果。其次,对财政部门来说,也应加强对政府部门参与或举办各类会议的监管,避免公帑被挥霍。第三,地方想发展文旅市场没有问题,但要避免出现‘只有噱头没有看头’的会议,而应结合地方实际,做精做细发展旅游的文章,确保地方发展文旅市场行驶在健康的轨道上。”
拿小说当历史,过于随意。如此“纪念古人”,徒增笑柄,不仅亵渎了学术研究,也浪费了公共资源,有巧立名目之嫌。荒诞不经的“纪念古人”会议层出不穷,对此类活动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审批,提高监管透明度。地方文旅发展,与其想着“傍名人”,倒不如花点心思拼特色、拼服务、拼体验,从而让文旅消费可持续健康发展。(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