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网友发布视频,称其母亲在海口参加了“40元4天3夜桂林游”,苦劝母亲不听,只得报警求助。对此,桂林文旅部门发布通报,称视频提及的组团社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地接社涉嫌组织不合理低价游,两名导游涉嫌向旅游者虚假宣传兜售物品,将依法严肃处理。紧接着海南文旅部门宣布,涉事组团社已被吊销旅行社业务许可证。
相较于以往曝出的“低价团”个案,这起事件有着自己的“爆点”。首先,这是一种全过程的记录、全景式的呈现,相对完整地讲述了一个典型“低价团”的来龙去脉;除此之外,网友所深受震撼的,还有镜头语言中所传递的无力感。儿子的“一眼看穿”、母亲的“执迷不悟”,两者激烈碰撞,这其间有代际认知的隔阂,也透出涉事旅行社洗脑套路之深。
时至今日,低价团的玩法几乎就是明牌。在组团环节,其用诸如“城市消费券”“政府补贴”“内部员工价”等话术为幌子,来为超低价打掩护;而在地接环节,当然是各种购物行程,软磨硬泡、坑蒙拐骗、强买强卖渐次登场,由不得参团者不乖乖就范……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旅行社不是慈善机构,而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公司。低价团带来的亏损,包括交通费、房费、门票费等费用,需要靠大量的购物返利和高价自费项目返利弥补,导游的收入也要靠游客购物的提成。以常识来说,40元钱甚至连吃两顿饭都不够,所谓“40元包吃包住包玩”想想都不可能。但这样明显不合常理的伎俩为何总有人特别是老年人上套呢?答案或许藏在这名网友母亲向警方的解释中:“不会上当受骗的,我们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
正所谓业余的玩不过专业的、入局的斗不过设局的,这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游客常常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出结尾,于是一幕幕扎心“闹剧”次第上演:“购物不达标就不给房卡”“导游怒骂游客骗吃骗喝”“导游喊话游客要一小时花两万元”……
老年人是值得重视的潜在旅游群体,旅游应该是他们美好生活和幸福晚年的组成部分。然而,在掉入低价团的陷阱后,老年人这个群体基本无法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退一万步说,即便坚持不消费,也免不了和导游、旅游公司拉扯,最终影响的还是老人的好心情。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击这类超低价旅游团,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让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不再坑害老年人。
首先,旅游链条上的相关部门,如旅游、市场监管、公安、交通、网信等部门,可以建立协调监控处置机制。旅游链条任何一环出现预警,都能及时响应,妥善处置。对违规低价旅行团的组织者和相关工作人员,要纳入黑名单。这些人一旦出现在景区,就会触发预警,从而让他们的图谋无法得逞。
同时,在有关部门三令五申提醒不应参加“不合理低价团”,以及许多热门地区已公布每天旅游“最低参考成本价”的情况下,游客理应有基本预判,在出行的选择上还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尽量选择正规旅游公司的正规产品,多一点风险意识,少一点占便宜的心理。(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