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天下论 | 让孩子“强行吃苦”大可不必

2024-07-29 10:40:5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最近,由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电影《抓娃娃》成功引爆暑期档。根据业内实时数据,截至7月27日20时20分,影片《抓娃娃》票房突破21亿元。电影通过喜剧的形式,讲述一对富豪夫妻为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继承者,在孩子尚未形成长久记忆的幼年时期,就对其进行苦难、挫折式教育,因一味地为孩子制造苦难,压抑了孩子的天赋和个人兴趣,使孩子变得自卑、自我怀疑……欢笑过后,电影中最大的反讽核心——中国式教育问题,不禁让人思考,让孩子“强行吃苦”到底会给他们带来什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甚至学校,是很乐于让孩子吃苦的。曾有媒体报道,“爸爸带厌学男孩去工地搬钢筋”“抱怨读书苦被妈妈罚泔水桶捡面条”……这类父母将吃苦视作惩罚手段,以此告诫孩子“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督促孩子听话懂事。

还有一类家长则基于自己或社会的经验,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所以偶尔“人工降雨”,磨炼孩子的意志和韧性。正如《抓娃娃》中沈腾扮演的父亲,以自己的成功经历为模板,刻意为孩子制造苦难,促使他走向“成功”。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成了当下不少人崇尚吃苦教育的理论依据。抛开其具体的、适用的场合而言,一个吃过苦的人一定成功,这实际上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仅以成功案例去反推“一个人成功是因为吃了足够多的苦”,并不科学严谨,也可能存在“幸存者偏差”。

其次,教育是为了让人在爱和陪伴中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吃苦教育”不是人为设置障碍,更不是将孩子的意愿弃之不顾任意施“虐”。真正的苦是“苦其心志”、是如何强大自己的内心。比如,在孩子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与同学产生矛盾等挫折时,家长如何适时加以引导和教育,帮其克服困难,让孩子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不怕困难、坚韧不拔、顽强进取的坚强意志。

时下很多家长混淆了吃苦教育和挫折教育,片面认为给孩子苦吃,就能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但事实上,刻意为之的苦会打击孩子的自尊自信。如果孩子的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极易造成自卑、内向的性格,会让孩子对社会和生活产生负面的看法,认为社会是黑暗的,生活是艰难的,这种消极的价值观可能会影响他们未来一辈子的生活态度和选择。有学者指出,从小受苦的人一旦得势之后,更容易产生放纵、奢欲等行为。我们对吃苦教育最大的误解,或许正是夸大了吃苦的正面效果,而忽视了其负面影响。

正如作家余华所说:“苦难就是苦难,它本身并不会带来成功。我们不应该追求苦难,而是在无法避开苦难时,学会从中汲取力量。”“没苦硬吃”,过分强调和制造苦难,只会阻碍孩子健康成长。作为父母应学会尊重孩子、了解孩子,让孩子在自由和尊重中成为最好的自己,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