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天下论 | 不可欺“生”!暑期工权益岂能“缺斤少两”

2024-08-07 11:22:5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每逢暑假,不少大学生选择利用这段时间打工,不仅能赚到收入,还能积累工作经验,而企业则可以获得短期的劳动力支持,这本是双赢的选择。然而,一些不法企业看到其中的“商机”,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以高薪诱惑为幌子,通过虚假招聘等手段骗取钱财,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

近日,上百名大学生在西安找暑期工被骗,一公司收了体检费、保险费后杳无音信的新闻引发热议。经西安有关部门调查核实,涉事企业存在未经许可擅自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务、违规预收费用等行为,目前已被责令暂停经营,并退还预收费用。

事实上,这只不过是假期工骗局的冰山一角。过去几年,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短期用工的特殊性。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劳动法中最低工资标准等规定并不适用于假期打工的学生,用人单位也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当他们出现受伤、被辞退等情形时,往往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暑期打工的大学生,有些甚至可能是刚刚高中毕业,等待进入大学读书的高中生。这些想要做短工挣生活费的学生,往往来自比较贫困的家庭,对他们来说,三四百块、五六百块钱也是一笔不小的钱。不能因为他们的打工带有社会实践和体验锻炼性质,就可以无视其合法权益。更不能因为他们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就可以趁机诱骗、围猎、盘剥他们。这样做有违公平正义,也有违法律法规,更有违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构筑友好的假期用工环境,需要政府、企业、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首先,有关部门要从维护假期工合法权益、减少矛盾纠纷的角度,积极引导用人单位与假期工签订劳务合同,写明工作时间、要求、工资报酬及发放时间等,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其次,对侵害大学生权益的不法行为予以“零容忍”,一旦有受骗者报警或者投诉,要立即介入,坚决打击,维护学生的利益。

企业在招聘暑期工时,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大学生提供安全、健康、友好、诚信的打工环境。同时,加强对大学生暑期工的培训和管理。企业应意识到,暑期工不仅仅是短期的廉价劳动力,更是未来社会的人才储备库。

高校也应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求职技巧和防骗知识。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对接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渠道,减少他们被骗的风险。

在校学生同样需要擦亮眼睛,不要轻信朋友圈、QQ群里铺天盖地的招聘广告,警惕“黑中介”、三流小网站的“高薪诱惑”,更要小心一些“半生不熟”的“师兄”“师姐”。找短期工,首先浏览学校的就业中心以及当地人社局、就业局相关信息,寻找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或者活动。此外,也要妥善保管相关合同文本及证据,以便遇到问题时能有力地进行维权。

说到底,就业是民生大事,哪怕只是短暂的临时工,也是就业市场良性发展的助推器。无论长期工还是短期工,其维权都不是个人的事,而是社会的事,都应享有同等的权益保障。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规范、有序的暑期工市场,让每位学生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在可靠的社会实践平台实现自身价值。(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