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南方某城市生活的徐女士于网络平台上刷到了“皮划艇夜划”的游玩项目,便欣然带着刚放暑假的孩子前往体验。谁知,这次预想中温馨的亲子之旅最后却变成了“惊吓”之旅——中途徐女士和孩子的皮划艇迷失在河道分叉口处,教练也无法确定他们的位置,最后徐女士在漆黑的河道里独行了半小时才回到主河道。徐女士这样的“惊悚”经历并非孤例。游客秦女士表示,自己曾参加的一次类似活动,中途桨板卡在桥洞,呼救五分钟也无人应答,还有一名队员两次落水,均靠自救上岸。
近年来,户外水上游玩项目逐渐火热,到了暑期,更是水上项目的旺季,不少机构和景区纷纷推出水上游玩项目。但也正因如此,行业出现“鱼龙混杂”之势,游客发生危险状况的乱象也时有发生。要知道,水上游玩项目的安全隐患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溺水、滑倒跌伤、设施故障等,这十分考验运营单位的安全保障能力。
但从相关媒体的调查来看,一些参与经营水上游玩项目的机构良莠不齐,报道中称,有俱乐部开设专业培训,需要教练拥有相关证书,但如果只是面向游客教学体验,并不要求教练具备相关证书,只需要会游泳、有责任心、方向感好即可。这种低门槛,不仅使得大量并不具备足够专业能力的领队可以实现“无证”上岗,而且在客观上拉低了整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导致一些机构蜂拥而至。
可见,目前部分惊险刺激类涉水游乐项目存在监管和规范缺失的问题。行业标准的缺乏使得部分项目在安全保障、运营资格审查、专业救援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空白”,无形中放大了安全风险。此外,部分游客在参与水上旅游项目时,也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如未穿戴救生衣、未遵守安全规定、在恶劣天气下坚持游玩等,这些不安全行为更是增加了游客受伤的风险。
户外水上项目逐渐火热,但行业不能无序发展,安全保障更不能“裸泳”。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和完善户外水上游玩项目的行业标准,明确安全要求、运营规范、救援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为监管提供依据。户外水上游玩项目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包括文旅、体育、交通运输、市场监督管理、水利、消防救援等,各部门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推动户外水上游玩项目的安全发展。
此外,游客自身也要具备充分的安全意识。相关部门可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游客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游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快乐游玩,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只有多方合力共同保障游客人身安全,才能让行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