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天下论 | 守住底线,对“娱乐化校园霸凌”说不

2024-08-08 11:09:1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有媒体报道,网络上近期出现了将校园暴力娱乐化的现象,比如,有的短视频平台上,校园霸凌成了部分创作者的“灵感”来源,“我被霸凌了”“校园爸临”“美式校园霸凌”等网络梗频出。在流行的微短剧中,也时而出现以校园霸凌为题材的作品,其中不乏父母发现孩子被霸凌后“以暴制暴”等故事情节。这些创作倾向明显与社会公德相违背,对之必须坚决抵制,并依法依规予以清理。

校园霸凌是个“刺耳”的词汇,谁都不希望看到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因为大家都明白,“校园霸凌”给受害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心理上的创伤和长期的阴影。然而,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我被霸凌了”“校园爸临”等新梗频出,这些视频往往以夸张、戏谑的方式呈现霸凌场景,甚至将霸凌者称为“霸总”,将霸凌行为称为“新型校园霸凌”。这种娱乐化的处理方式,不仅无法引起公众对校园霸凌问题的重视,反而可能让更多人觉得这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玩笑”,从而进一步加剧校园霸凌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娱乐化的视频中,受害者往往被描绘成“活该”被霸凌的对象,而施暴者则被赋予了某种“魅力”或“权力”。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不仅无法让公众对受害者产生同情,反而可能让更多人对施暴者产生崇拜或羡慕之情。这种氛围下,受害者可能会因为担忧不被重视或遭遇嘲讽而丧失说出真相的勇气,从而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心理创伤。

作为家长,谁都不愿意看到孩子在学校遭受霸凌,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不能霸凌他人。但是校园霸凌娱乐化的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它的不良影响不单单是弱化校园霸凌的严重性那么简单。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长中,建立三观的时期尤为关键,而在这一时期,他们也往往容易模仿和接受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当校园霸凌被娱乐化后,他们可能会认为这种行为是“有趣”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尝试模仿。这种错误的示范效应,无疑会加剧校园霸凌的蔓延,让更多的孩子受到伤害。

俗话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拒绝校园霸凌被娱乐化,我们应当牢牢守住德治底线,并呼吁各界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举报和惩罚机制,对于制造和传播校园霸凌娱乐化内容的创作者和商家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网络平台也要守土有责,加强对涉及校园霸凌内容的审核和监管,设立关键词过滤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机制,及时清理和下架相关不良内容。此外,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认识到校园霸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正义感。(邹通)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