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天下论 | 考研“保过”?切勿轻信

2024-10-14 09:52:4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期,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开启网上预报名。据报道,一些考研辅导机构在网上宣称可以“保分包过”,且保证初试不过可退费,以此诱导考生购买所谓课程。结果辅导机构承诺的课程和服务都没能兑现,部分考生不仅分没保住,连高额的报名费也退不出来,陷入维权困境。

考研竞争激烈,帮助考生收集信息、分析考情、提供指导,当然是件好事。可所谓的考研“保过”“押题命中率”等承诺,都是不合规甚至违法的宣传。须知,研究生招生考试是严肃的国家考试,不可能流出什么内部资料,泄题舞弊等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想靠“内部资料”“私密人脉”走捷径,注定落空。据报道,有的考生支付了14800元报名“保分班”,辅导机构收完钱就失联;有的课程,复习资料只有几本印刷粗糙、内容存疑的“通关秘籍”。

至于“保过班”所声称的“优良师资”,更是一种虚假宣传。其中很大一部分师资实际上是在校研究生,他们的兼职辅导课时费不高,讲课的积极性与质量也难以保障。还有培训机构宣称的“内部资源”,声称与学院专业老师私下有联系,“保证”通过复试等,这些说法早已被许多高校明确否认,与学校毫无关系。

说到底,这种无良的辅导机构还是拿捏了考生急于上岸的心理。如此招生,表面上是针对考生的金钱坑骗,实际上是对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口碑的败坏。这既浪费考生的时间和金钱,同时也是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

教育部印发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明确指出,严禁招生单位内部任何部门和工作人员举办或参与举办考研辅导活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对教育、培训效果作出明示及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走捷径”不靠谱,“割韭菜”才是真。报道显示,目前被这种考研机构所坑的学生不在少数。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加大整顿考研教育培训市场的力度,对于考研机构的违规行为应加强治理,严格审核培训机构资质,杜绝“保过班”乱象;另一方面,各个网络发布平台要守土有责,严格规范考研辅导机构的信息发布行为,塑造清朗的市场经营风气,打造良好的行业口碑。

广大考生更应提高认识,精准识别这些老套路、假把式,别被虚假宣传“割了韭菜”。若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坚决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最后,考试比拼的是硬实力,无论是备考还是上考场,既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外力可借,唯有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学,真正将知识内化于心,才有望成功“上岸”。(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