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天下论 | “雷军”骂翻全网?AI生成当有边界

2024-10-18 10:30:2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连日来,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大量“雷军”的发言视频,涉及堵车、调休、游戏等热门话题,不仅言辞犀利,甚至还有一些粗话脏话。有网友调侃:“被AI雷军追着骂了一个假期”。据悉,这些发言与知名企业家雷军并无关系,而是由AI配音合成。目前,相关短视频已被各大平台下架。

如今,AI换脸或配音、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等应用的发展如火如荼。从“AI孙燕姿”“AI周杰伦”翻唱歌曲,到“郭德纲”讲英文段子、“霉霉”讲流利中文,再到如今“雷军”七天骂翻全网,有的网友不以为意,认为这不过是最常见的“恶搞”“玩梗”,有的网友认为这是公众表达对名人喜爱与支持的一种方式,行为无可厚非……雷军遭遇AI侵权,或许这次只是恶搞,但越来越多的质疑声也随着侵权、泄露个人信息、诈骗等问题到来。

近年来,通过AI实现的声音和画面深度伪造的技术门槛不断降低,为“一键变声”“一键变脸”的大肆泛滥提供了可能。目前,市面上已有大量的AI配音小程序,用户只需在程序内选择相应的人物声音并输入文字,便可借用他人的声音发表言论。有的软件免费向用户开放部分使用权限,收费版也价格较低。

于是,有人利用AI语音招摇撞骗、有人利用AI技术“重现”已故明星的声音……这不仅侵犯隐私权益、混淆公众认知,更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2024人工智能安全报告》显示,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增长了3000%,仅今年上半年AI诈骗案案值已超过1.85亿元。

声音跟肖像一样,均属于一种人格权益,具有人身专属性。特别是像作为社会公众人物的知名企业家雷军的声音,除了具有身份识别、人格属性外,还具有市场经济价值属性。从法律角度说,一些网友在尚未得到企业家雷军本人授权和许可、同意的前提下,擅自通过AI配音软件,使用企业家雷军的肖像和声音进行编辑合成,并以“雷军”的头像和名义点评热门话题,直接侵犯了企业家雷军的声音权、肖像权,一些不得当的点评内容在客观上还损害了企业家雷军的名誉权。

那当声音被AI“偷走”,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有人深恶痛绝,比如雷军在评论区回复3个愤怒的表情;有人予以反击,积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近日,有媒体整理了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一起AI生成他人声音的案例,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重申AI配音的底线与红线——任何自然人的声音均受法律保护,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或许可他人AI化录音制品中的声音均构成侵权。

其实,就防止AI配音侵权而言,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一方面,用魔法打败魔法,推动反深伪检测技术持续更新迭代,以应对层出不穷的AI伪造骗局;另一方面,加强技术监管,厘清AI生成的边界,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惩处。各个社交平台也应负起相应的治理责任,增强对疑似AI生成内容的甄别,必要时标注“疑似AI合成”之类的提醒。另外,广大网友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绝不能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有人说,人工智能开启了大变革时代,机遇背后“暗流涌动”。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该止于“平台下架相关内容”。从AI配音出发,平衡技术发展与相应的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更好引导“科技向善”,无疑长途漫漫、任重道远。(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