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天下论 | 一“马”当先,全民“动”起来

2024-11-05 09:57:2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刚刚过去的十月,是举办马拉松的黄金季节。据不完全统计,仅10月20日当天,在天津、大连、长沙等地,全国就有至少20场马拉松赛事举行。而即便马拉松赛事扎堆,仍有不少跑者抱怨“一签难求”。有网友调侃“中签就像中大奖”。我国马拉松赛事的火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的马拉松,大有城市新潮文化的范儿,但它出现在普通人生活中的时间其实并不算长。过去,它是专业运动员的专属,直到1988年北京马拉松“开了个口子”,首设“半马”“迷你马”项目,赛道上才出现了业余选手的身影。

进入21世纪的第2个10年,马拉松在中国进入快速扩散阶段。据官方数据,2011年我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还只有22场,但到了2017年已井喷至800多场。根据《2023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2016年至2019年是中国马拉松赛事井喷时期,仅2019年全国举行的路跑赛事就多达1828场。疫情之后,马拉松赛事迅速升温,在2023年回升到699场,几乎每一天就有两场马拉松。

马拉松赛事热辣滚烫,首先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广为引用的一项研究结论是,当人均GDP高于3500美元时,人们会选择静态文化消费,如看电影等;而超过5000美元时,人们会开始关注健康问题。而我国早在2011年,人均GDP就超越了5000美元。随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健身需求逐步升级,路跑需求也越来越大,赛事供给自然不断增多。

马拉松赛事渐入佳境,也离不开多座城市的热烈回应。要知道,举办一场大型马拉松赛事需要强大的动员能力、专业的组织能力、多部门协调配合能力、全面细致的保障能力,是对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集中检阅。很多城市乐此不疲办赛,最直接的原因是看重赛事带来的可观“流量”,包括参赛者和游客构成的人流、各转播机构和社交平台的数据流、拉动文旅产业发展的资金流。

而更大的效益,在于城市的营销和推广。“跑完一场马,爱上一座城。”这几乎是所有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主办方精心设计的跑马路线中,能为城市代言的多个经典景点被串珠成链,成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另一方面,马拉松赛有众多的参与者、媒体集中曝光,商家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商机。

社交媒体上的狂欢和线下消费的火热,在很多时候,让人们似乎淡忘了,马拉松并不是一项普通的健身项目,而是一项竞技项目,其追求突破和极限的理念,本身就预示了风险的存在。而且,马拉松赛事影响范围广、牵涉部门多、资源协调难、服务保障要求高,说它是所有赛事中最难管理的也不为过。

由是观之,纵然当前马拉松站上了风口,也不能盲目跟风。要接住“马拉松热”的流量,还真的要少一些侥幸,多一些对体育精神的敬畏。为此,各地不妨好好思考,如何进一步用好流量、释放能量,从而为经济持续带来“增量”。在此过程中,其实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统筹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确保服务水平的“配速”跟得上,让每一场赛事都能与文旅有机融合。如此,才能不负热爱、不负期待,让更多人“跑过一段路,爱上一座城”。 (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