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遏制儿童近视低龄化、推动近视科学防控,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量化标准部署8项具体举措,要求贯彻前移防控关口,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这一近视防控的关键阶段。
在数字化时代浪潮的席卷下,电子产品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之相伴的,却是儿童近视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低龄化趋势的加剧。这一社会现象不仅关乎孩子们的健康未来,更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希望。为此,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这一举措犹如一股清流,为儿童近视防控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方向。
《通知》的出台,是政府部门对当前儿童近视问题深刻认识与积极应对的体现。这不仅仅是一份文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承诺,旨在通过量化标准与具体举措,将近视防控的关口前移,紧紧把握住幼儿园和小学这一近视防控的黄金时期。这一决策的科学性与前瞻性,无疑为儿童近视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知》中的诸多举措值得关注,例如,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小学教育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确保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保证幼儿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以上,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线上培训机构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这些举措,涵盖了从健康教育、环境改善、户外活动时间保障、家校合作等多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近视防控体系。
需要明确的是,家校合作的作用此番被重点强调。要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近视防控工作中,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家校联动,共同制定科学的作息制度,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与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手段。同时,家长还应以身作则,减少自身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为孩子树立榜样,营造健康的家庭用眼环境。
儿童近视防控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相关部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持续关注。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监管与评估,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学校则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松、健康的学习环境。家长也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积极参与孩子的近视防控工作,共同守护孩子的视力健康。(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