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天下论 | “银镯子”里不含银?一锤子买卖难长久

2024-12-04 14:06:4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老婆饼里可以没有老婆,但银镯子里你能接受没有银子吗?然而,在“碎银几两”的诱惑下,总有商家突破诚信经营的底线。近日,一段反映“大理双廊古镇商家涉嫌售卖假银器欺诈游客”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博主称,他在同一条街道上从三家不同店铺购买了银器,经过专业检测后发现,“有两家的材质检测出来不含一丁点儿银”。

根据该博主的检测,有问题的两家店铺一家银镯子实为银包铜,刮开亮闪闪的表面,铜质材料原形毕露;另一家更离谱,银镯子实际是挂着“银”的名头卖铜和镍。用非贵金属冒充贵金属售卖,不仅坑了消费者的钱包,还有可能危害身体健康——长期佩戴镍制品,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如此黑心商家,不惩戒不足以平息消费者的愤懑。

目前,假冒伪劣商品已被当地市监局封存,涉事商家被立案调查。相信,在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严厉打击之下,大理双廊古镇“银手镯”造假事件,应该能很快得到应有的处理。

复盘近年来引发众怒的旅游市场乱象,既有“吃”的问题,如大连海鲜市场存在“鬼秤”作妖、缺斤短两;也有“住”的弊病,如贵州民宿经营者相互串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客房价格;还有“行”的毛病,如厦门鼓浪屿导游与商家联手,形成“宰客一条龙”……这一桩桩一件件都离不开“一锤子买卖”思维在作祟。

某些商家只顾眼前利益,不打算做回头客生意,将游客当韭菜收割。反观游客方,即使事后发觉被骗,碍于维权成本,多数人也只能吃哑巴亏、自认倒霉。如果没有上述新闻较真的消费者,更多的问题商家仍能靠着宰客赚得盆满钵满。

发展旅游业,口碑是第一位,口碑不仅仅看风光好不好,也看服务业的体验好不好。大理的银器艺术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景区推出银器售卖一是为了宣扬当地的文化,二是为了增加当地旅游收入。而部分商家“挂羊头卖狗肉”的短视行为,既损害了大理旅游景区的形象,也引发游客对大理旅游市场的信任危机,这难道不是在自毁招牌?

其实通过梳理新闻我们发现,早在去年10月,云南大理古城的寸红银庄涉嫌销售假银饰品被立案调查。经查,寸红银庄在经营中将镀银的饰品当做足银饰品向游客销售,游客在自行委托检验后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而就在今年9月份,大理当地就已成立联合检查组,对涉旅经营户进行检查指导,并召开行政告诫会。

我们不禁追问:在这种情况下,这几个商家为什么还是“明知故犯”“屡教不改”,依旧售卖假银器呢?

恐怕这其中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还是常态化监管机制缺位。相关部门不能低估旅游市场一些乱象的顽固性、反复性,对于一些问题要反复检查,一接到投诉就要及时开展行动,让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商家看到相关部门整治乱象的决心,还游客一个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