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天下论 | 文物发霉,别让管理也“发霉”

2024-12-07 10:24:4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有博主发文喊话安徽省巢湖市博物馆,“快救救你家藏品呀!”据介绍,展柜内三件象牙文物居然发霉了,尤其是一件象牙笏板全身布满霉斑。此外,该馆不少文物的展标文字有错别字和错误表述。目前,巢湖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已对相关藏品进行了清理。此事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博物馆竟成为文物保护的盲区,这对公众来说无疑是一次信任危机。

按理说,博物馆应该是文物最安全、最舒适的家。这三件象牙藏品待在“家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霉”?谁又该为此负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物发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般而言,象牙制品发霉,可能是因为展柜的密封性不佳,导致外界湿气与霉菌侵入;抑或是因为缺乏定期的维护与保养,导致文物表面滋生细菌……无论哪种原因,都暴露出该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文物照护不周,更暴露了馆方的文保管理或许同样“发霉”。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文物生了“病”,居然是网友而非管理员先发现,这说明了什么?这个博物馆连基本的巡馆制度都存在缺失,没有人去看看文物的情况,馆方疏忽懈怠到何种程度。

目前馆方回应称霉斑已清理,但如果只是为了回应舆论,先把可见的霉斑清除,不过是一种应急之举。实际上,如此大范围的霉变,对文物造成的侵蚀是不可逆的。因此,当地还应举一反三,尽快对博物馆的馆藏、设施和相关制度进行一轮整体筛查。其他文物安好否?展柜密封、恒温恒湿装置完好否?各项巡查养护制度落实了吗?

此番事件中的巢湖博物馆,虽是国家三级博物馆,但不少藏品仍是重点文物。退一步说,即使发霉的文物并非重点文物、博物馆并非重点博物馆,但任何文物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对其进行有力的保护,不能任由其因管护不当被糟蹋、毁损。换言之,“三级博物馆”的保护也应遵循“一级”标准。

这次文物发霉事件,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时下“博物馆热”冷热不均的现象。当前博物馆头部效应明显,大博物馆受追捧的同时,一些中小博物馆却易被忽视,其可能存在的文物保护不力、专业文物修复力量不足等问题,可能会成为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绊脚石,令其陷入保护与运营的困境。

近年来,社会上文博热持续升温,博物馆也成为公众打卡的优选地。“博物馆热”之下,相关方面要加强博物馆建设与管理,防范一些博物馆浑水摸鱼、得过且过。对中小博物馆,更要多些重点扶持与指导,避免其成为文物保护的盲区。同时,要努力提升博物馆的软硬件实力,一丝不苟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从馆内服务到文物展陈都要“对得起”游客的热情与期待。让文物的保护传承环境更好一些,让公众对博物馆的信任更多一些,唯此,博物馆才能真正成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阵地。(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