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食过度包装、商家诱导消费、消费者超量点餐……随着互联网餐饮的蓬勃发展,外卖餐饮浪费现象愈发引人关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规范营销行为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进一步整治外卖餐饮浪费乱象。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外卖服务几乎覆盖餐饮行业的各个角落。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5亿人,外卖已走进千家万户。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外卖已经成为餐饮浪费的“高发区”。
在外卖平台上,一些商家为了追求销量,采取“满减”“买赠”等营销模式,诱导消费者过度点餐;而消费者为了能够“薅羊毛”,在点外卖时往往会考虑满减凑单,或达到使用红包、津贴的条件,不知不觉中就多点了一些餐食;同时,外卖餐食还普遍存在过度包装、分量过大等问题……面对如此情形,遏制外卖餐饮浪费,让节约粮食成为更多人的生活习惯,出台《指引》正当其时、相当必要。
当然,堵住外卖餐饮浪费漏洞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场各方合作共治的“全民战”。《指引》结合网络餐饮行业特点,紧紧围绕防范外卖餐饮浪费的重点、痛点、难点问题,从规范外卖餐饮行业的营销行为、督促网络餐饮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等方面入手,鼓励各方合作共治。它不仅是对外卖商家营销行为的规范,更是对全社会共同推动“环保外卖”意识的强化。
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规范餐饮外卖营销行为。另一方面,外卖平台作为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关键纽带,有着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和技术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的餐量推荐服务,并对积极践行反浪费的商家给予一定流量扶持,倒逼商家整改浪费“顽疾”。同时,要加强平台内音视频内容审核监测,及时制止涉及餐饮浪费的直播等行为。
此外,广大消费者也要增强节约意识,不要贪便宜中了商家的圈套,一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适量点餐。
当前,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卖平台和商家行动起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比如,一些平台在点餐界面设置醒目的提示语,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拒绝浪费”,推出“无需餐具”等选项,引导消费者形成更绿色、健康的消费习惯;不少商家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满足不同的食量需求;消费者层面,“光盘行动”也逐渐深入人心……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总之,各方发力环环相扣,从指尖节约做起,从每一份外卖做起,让每一份餐食物尽其用,让“环保外卖”“适度点餐”的“新食尚”蔚然成风。(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