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天下论 | 合情执法,切勿“一刀切”

2024-12-31 11:13:5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河北一村民家的柴火灶被贴上黄色封条,原因系“存在‘双火源’安全隐患”。与过往案例不同,这次贴封条的实施主体是当地一家燃气公司。最新进展是,经有关部门的介入,该村民已主动配合拆除柴火灶,另外明确燃气公司没有执法权,已对负责人约谈训诫。

“双火源”是指在同一房间或用气场所内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的火源。例如,厨房中同时使用天然气和液化气灶,或者在农村地区同时使用柴火灶和煤气罐等。“双火源”存在安全隐患,这应该没有什么分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管道天然气工程技术导则的通知》等文件中也有规定,同一房间不得使用两种及以上的燃气。

但此事有一些关键细节没有解释清楚:涉事村民家中,到底是先有煤气灶,还是先有柴火灶?如果先有煤气灶,自然可以归咎为村民安全意识淡薄。但如果先有柴火灶,燃气公司在安装燃气灶时不可能不知情,恐怕也难逃明知故犯的嫌疑。

另外,按照当地的解释,今年8月,燃气公司就发现了村民家中存在“双火源”隐患,但为什么近日才登门给柴火灶贴上了封条?长达数月的沟通都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效果,一纸封条又能发挥多少作用呢?试图用这样的方法达到“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可能到头来只是一种“无效管理”。

近年来,发生在北方农村地区的封灶行为已多次引发舆论热议。前有北方多地为推进清洁取暖“一刀切”致部分群众“禁柴封灶被冻哭”,今有燃气公司以安全取暖为名封禁村民家的柴火灶,尽管出发点是好的,可“停气”又“封灶”的“两手抓”策略,是否考虑到了村民的取暖需求?

退一步讲,即使燃气公司的出发点是“安全第一”,那面对“双火源”仍未整改的不理想现状,不也有很多办法吗?比如管理好燃气设备,作停气处理,而非将惩治之手伸向与服务范围无关的柴火灶。

尽管在媒体的持续跟进中,燃气公司最新表态“一直没作停气处理”,但这种“围堵”思路不仅令群众寒了身,更是让大家寒了心。如果该村民决定不再使用燃气,以后就可以只使用灶台。如果该村民在燃气被停了之后,觉得还是使用燃气方便,决定拆了灶台。那么,燃气公司也可以在其自行拆除灶台之后,再恢复通燃气。这才是尊重村民自由选择权的正确方式。

这则新闻提醒我们,人民群众冬季取暖是重要的民生问题,针对“双火源”的管理,无论是燃气公司还是政府部门,都不能罔顾实际情况“一刀切”,而应该在管理方式上进一步磨合,以贴心暖心的举措赢得村民的支持配合,万不可“毕其功于一役”。

另外,无论怎么样都有必要重申一个基本常识:推行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但“清洁”只是一种技术升级,并不是对民生的全盘否定。那些只要环保面子不要民生里子的做法,都该被全面盘查、彻底清理。(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