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卖铺产品不仅没回原价,还涨价了”,近日有媒体报道,云南一中学在校园里为学生设立了一堵吐槽墙,引发社交平台关注。吐槽墙上线两周时间,写满了学生的各种意见建议,校长办公会还开到了吐槽墙前,部分问题已得到解决。据介绍,设置吐槽墙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情绪发泄的窗口,学校也通过它来了解管理上是否存在问题。
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声音被听到,情绪得到释放,“吐槽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值得点赞。其实,吐槽墙不仅是一个情绪发泄的窗口,更是学校管理的“显微镜”。通过学生的吐槽,学校能够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例如相关报道中,学生提到的“中午睡不好”“一下雨就堵车”等问题,虽然看似琐碎,却反映了学校在后勤保障和校园规划方面的不足。校长通过现场办公,直接将问题分配给相关负责人,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增强了管理的透明度。
学校设立“吐槽墙”,这种互动有模有样。在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中,学生的声音往往被视为“微弱”或“次要”,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很难直接传达到管理层,更不用说迅速得到反馈和解决。而吐槽墙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这种开放、包容的管理态度,不仅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即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其中就包括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吐槽墙”也带来一些思考与启示,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全面发展。而吐槽墙的出现,让学生在学校管理、校园建设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能力被看见。教育评价体系应该更加多元化、全面化,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重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吐槽墙”备受好评,值得借鉴和推广,但在推广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何确保学生提出的意见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是学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如何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维护校园秩序,也是需要平衡的方面。还要注意吐槽墙的设立需要长期的制度保障,以确保其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如此看来,“吐槽墙”何尝不是一种学生表达意见的传声墙,欢迎更多的学校推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吐槽墙”,积极探索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加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给这种尝试多一些理解、支持、包容,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