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天下论 | 打击“饭圈”,让体育回归纯粹

2025-04-07 10:08:0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有媒体报道,网信部门近期会同体育主管部门持续加大对网上“体育饭圈”问题治理力度,依法严惩拉踩引战和攻击谩骂等行为,清理违法违规信息160万余条,处置账号7.6万个,其中关闭账号3767个,切实维护清朗网络空间,为运动员积极备战和体育赛事顺利举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体育饭圈”乱象的危害不容小觑,尤其是当下体育“饭圈化”呈现出令人忧虑的异化特征。粉丝群体将娱乐圈“控评”“打投”的操作模式全盘移植,在社交媒体掀起一轮轮数据战争。某运动员的应援站曾组织千人规模的“反黑组”,24小时轮班举报负面评论;某赛事期间,不同选手粉丝团相互攻击的帖子单日超10万条。这种病态的数据竞赛,让运动员的成绩单沦为流量榜单,使体育竞技异化为偶像崇拜。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文化正在侵蚀体育的公共价值。当粉丝为维护“偶像”围攻裁判账号,当运动队官微评论区被CP粉的“磕糖”文学淹没,体育赛事的社会教育功能、规则示范作用正在被消解。某青少年篮球论坛的调查显示,42%的受访者承认更关注运动员的颜值八卦而非技术动作,这种价值偏移暴露出饭圈文化对体育根基的腐蚀。

此番网信部门与体育主管部门联合出手,重拳打击“体育饭圈”,是对这种畸形文化的震慑,值得点赞。尤其是通过建立“赛事舆情预警、恶意内容识别、分级分类处置”的全链条机制,既保持了对极端言论的零容忍,又为正常体育讨论保留空间。在处理某国际赛事期间的网络骂战时,平台通过语义分析技术区分激情吐槽与恶意攻击,实现精准打击。这种科技赋能的管理创新,也为网络体育生态提供了治理范式。

不过同时也要看到,治理“体育饭圈”乱象,还应持续发力。首先,平台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用户行为的监管,及时清理违法违规信息,严惩挑动互撕、引战的“大粉”“粉头”账号,以及编造谣言、恶意炒作的“自媒体”账号。其次,教育引导至关重要,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体育精神,让他们明白体育的本质是竞技和拼搏,而不是盲目追星和无端攻击。最后,“体育饭圈”乱象的治理不能仅靠一时的专项整治,而应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等方式,从根本上遏制饭圈文化的滋生和蔓延。

当网络空间的戾气逐渐消散,当运动健儿的汗水重新成为关注焦点,竞技体育方能回归其最本真的模样。这不仅关乎赛场的纯洁性,更是对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一次重要校准。期待在清朗网络空间的滋养下,体育精神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让每一次喝彩都为拼搏精神而响,让每一份热爱都为体育本质而燃。(邹通)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