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文明观展”容不下一瓶奶吗?

2025-07-03 09:40:4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作者:赵亮

 

当规则与人情对峙时,是否必须非此即彼?近日,上海动物园一则“游客因用奶瓶喂婴儿被驱赶”的事件引发舆论风波。6月14日,游客茅先生一家因10月龄婴儿饥饿,在科学教育馆展厅内用奶瓶喂奶,却遭工作人员劝阻驱赶,并建议其到母婴室喂奶,双方爆发言语冲突。茅先生投诉并要求工作人员道歉后,6月24日园区回复,工作人员依规履职,无需道歉。6月30日晚,上海动物园发布通报,公开致歉。

本来不大的事情,半个多月的时间却闹得沸沸扬扬,暴露出园方的不少问题:其一在事件处理上缺乏人文关怀;其二在后续投诉处理上尽显傲慢。

一般来说,场馆禁止饮食的规定,通常是为了保持环境卫生、保护藏品等。规则的执行应当区分具体情况,而非“一刀切”地对待。具体到此次事件,婴儿喝奶与青少年或成年人在场馆内吃东西的性质显然不同。工作人员可以引导一家人至休息区、哺乳室等,提供临时解决方案,而非直接驱赶。在炎热天气下,这样的处理方式既缺乏对婴幼儿基本需求的体谅,也违背了公共服务应有的温度。

据报道,上海动物园仅设有一处母婴室,位置偏远,步行往返需约半小时,当时户外又是35℃的高温,这对于带婴儿出行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大障碍。这也暴露出园区在公共服务管理方面的缺失,还需要更加人性化的考量。

以“文明”为由驱赶喝奶的婴儿,已然背离文明“以人为本”的初衷。更令人失望的是,园方之前并未认清这一点。拒绝道歉,说明其没有意识到管理与服务的不足。根据最新通报,上海动物园已向游客致歉,从“无需道歉”到“深表歉意”,究竟是迫于舆论压力,还是真正反思了自身问题而真诚道歉?

说到底,婴儿需要喝奶,这原本是文明社会应该理解和包容的,怎么就成了不文明?母亲需要母婴室就近哺乳,这本是城市服务应该改善的,为何会受到道德指责?退一步来说,婴儿是最没有自我调节能力的一类人群。在公共空间中,对婴儿需求的包容度,某种程度上正反映了一个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

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从来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细节之中。生活中,不少公共场所禁止饮食,但有两点,“病人服药和婴儿饮食除外”。这是普遍之外的特例,更是冰冷条文之外的人性温度。

真正文明的场所,既要有秩序的“刚性”,也应有同理心的“弹性”。一个真正有温度的社会,应当从一把椅子、一个角落、一处育婴室做起,让所有人,尤其是最需要关照的人群,感受到体面、尊严与善意。当所有人都能听懂婴儿啼哭背后的诉求时,文明便能具象化,在现实的土壤里,生长出最动人的模样。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