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无堂食外卖,有标准更安全

2025-07-07 09:36:4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作者:赵亮

 

近日,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团体标准《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在重庆正式落地实施,对无堂食外卖全链条进行规范,涵盖“明厨亮灶”实时监控、30分钟精准配送、扫码追溯等12项食品安全信息等内容。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外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统计,中国网上外卖用户5.45亿人,平均每天花在外卖上的消费近33亿元。外卖规模如此庞大,但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无堂食外卖”更被一些消费者视为点外卖的“雷区”。

数据显示,我国外卖市场规模已突破1.5万亿,其中三成来自没有堂食的“纯外卖店”。那为何无堂食外卖如此不受待见?

主要在于有堂食的外卖,无论是食材的新鲜程度还是卫生状况都有相应标准,监管部门还会不定期进行检查。而无堂食外卖,虽然在入驻外卖平台时也要求提供实体门店照片、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材料,但对于生产、配送等环节并无明确标准,在日常监管上也存在疏漏,甚至滋生出“幽灵外卖”的灰色业态。

另外,这些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厨房面临的实际困难也不容小觑。在评论区,一位自称专做外卖的麻辣香锅店老板算了一笔账:安装监控设备要3000元,每月网络流量费200元,这对于日均流水不足千元的小店是不小的负担。若不能解决这些小微经营者的实际困难,监管也将无从谈起。

在这个背景下,重庆的做法提供了新思路。从准入门槛、场所要求、加工制作、包装配送等六大环节构建起全方位监管体系,如要求商户亮出“明厨亮灶”的透明承诺、为餐盒贴上不可复原的食安封签、以配送时效的严格把控锁住食物的温度与鲜度等,通过全流程监管让外卖餐食的“美味”与“安全”紧密相扣。

值得一提的是,《规范》在科技智慧精准切入监管痛点这个层面做了积极探索。比如美团外卖投入专项资金帮助小店改造,AI系统自动识别违规操作,消费者通过手机就能看到自己外卖的制作过程,检察机关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动,这种多方共治的模式,比单纯罚款更可持续。

此番团体标准虽具开创意义,其约束力却不及国家强制标准。因此,市场监管部门要确保监督执法力度不打折扣,网络平台亦需切实履责,确保商户信息真实透明。只有市场监管部门、网络平台、商家三方合力“掌勺”,才能让上述规范真正成为外卖食客们的一颗“定心丸”。

很多时候,哪怕一丁点小的疏漏也会动摇大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此次《规范》的发布是一次不错的尝试,为各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不能让任何人从任何环节撕开口子,无堂食外卖也不能例外。期待未来有越来越多城市跟进,让亿万消费者放心点外卖。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