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通
当暑假的蝉鸣响起,未成年人与网络的“亲密接触”也随之进入高频时段。中央网信办重拳出击,“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正式启动。这场为期两月的雷霆行动,直面“绝版谷子”“明星周边”“免费学习搭子”等新型诱饵背后的网络侵害,痛击借卡牌、动漫等流行载体炮制黑话烂梗、包装不良亚文化的隐秘毒害。守护孩子们的数字世界,正迎来一场深度与广度前所未有的清淤之战。
暑假里的“屏幕陷阱”
暑假里,学生们有了更多时间接触网络世界,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也“危机四伏”。当“绝版谷子”成为诱饵陷阱,当动漫卡牌化身扭曲价值观的载体,当“免费学习搭子”背后暗藏网络欺凌的利刃……这些裹着青少年流行文化糖衣的新型网络侵害,正以惊人的隐蔽性和渗透力,悄然侵蚀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实安全。
从一些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到,那些打着“绝版谷子”、明星周边幌子的骗局,精准刺向未成年人单纯的情感依赖与社交渴望。孩子们省下早餐钱、怀着炽热喜爱换来的,可能是精心设计的骗局、无情的网络暴力或恶意的隐私侵犯。这种背叛感带来的精神创伤远超普通诈骗,它摧毁了未成年人对兴趣圈层、网络社交的基本信任。当情感投入被利用为伤害工具,孩子们对世界的善意与敞开的心扉将被迫封闭。
卡牌、动漫、网络故事……这些原本承载想象力与快乐的载体,也正被注入不良亚文化的毒液。暴力被美化为“个性”,极端言论包装成“反叛精神”,消极厌世被鼓吹为“人间清醒”。这些扭曲的“黑话烂梗”如精神寄生虫,通过高频次、趣味化的传播,极容易对价值观仍未成熟的未成年人产生影响。当畸形价值观被披上“流行”“酷炫”的外衣,其对心智的腐蚀力呈几何级增长,不得不防。
更令人担忧的是,“诱导参与线下危险活动”的魔爪,模糊了数字世界与现实安全的边界。线上“免费学习搭子”的温情邀约,可能导向线下非法聚集、危险行为甚至犯罪现场。虚拟空间中的不良亚文化鼓动,极易转化为现实中的模仿自伤、群体霸凌或高危挑战。当屏幕后的教唆跨越次元壁,未成年人面临的已不仅是精神污染,更是直接的生命安全威胁。
面对“危机四伏”的网络“隐秘角落”,家长却往往不能及时发出预警。这些新型侵害正高度“圈层化”,“谷子”“扩列”“语C”等青少年亚文化话语体系,天然构筑了隔绝成年人的信息壁垒。家长与教育者面对孩子手机里“卡牌故事”中的暗黑隐喻,或社交群中“学习搭子”的异常邀约,往往如读天书。当保护者看不懂威胁的信号,传统的监护屏障便形同虚设。
雷霆亮剑恰似及时雨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国家雷霆亮剑。中央网信办近日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将进一步拓展治理深度和范围,持续深入整治网上危害和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问题乱象,严厉打击涉嫌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通知指出,本次专项行动将聚焦各类新情况新表现,整治实施网络侵害行为、隐蔽传播违法不良信息、诱导参与线下危险活动、利用未成年人形象牟利等四方面问题。包括以未成年人为对象,借“绝版谷子”“明星周边”“免费学习搭子”等名义,侵扰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等恶性违法行为;借卡牌、故事、动漫等未成年人喜爱的新载体、新手法,炮制网络黑话烂梗,包装美化不良亚文化,鼓吹不良价值观,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
有分析认为,专项行动的纵深推进,是对网络空间价值观异化的一场“正本清源”。当不良亚文化借流行载体“暗度陈仓”,将畸形价值观包装为“酷炫”“个性”兜售,其危害远超表面。这要求治理必须穿透表象,直抵文化内核。唯有精准识别并斩断不良价值观的传播链条,才能为未成年人筑牢精神世界的防火墙,守护其健康价值观的茁壮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行动首次将“诱导参与线下危险活动”纳入整治重点。网络从来不是孤立的虚拟空间,线上“投喂”的极端信息,可能演变为线下对未成年人的真实伤害。从“蓝鲸游戏”到“约死群”,教训早已证明:斩断网络黑手,必须与公安、教育、家庭等多方联动,唯有打破“各管一段”的碎片化治理,才能让阳光照进每一个隐秘角落。
网络清朗是场持久战
两个月的集中整治是开端,而非终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需要常态化机制:立法层面加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配套细则落地;学校将网络素养纳入必修课程,教会孩子在“信息洪流”中明辨是非;家长更需摒弃“电子保姆”思维,以陪伴与对话消解“数字代沟”。唯有社会共治的“防护网”常织常新,才能让“少年的你”在清朗网络中向阳生长。
此外,部分平台对“未成年流量”的暧昧态度,是乱象滋生的温床。专项行动明确要求平台“刀刃向内”,对利用未成年人博眼球、赚流量的行为“零容忍”。这意味着算法推荐不能唯热度论,内容审核必须前置到“黑话”生成阶段,举报通道更不能沦为摆设。当“儿童锁”从技术选项变为道德义务,平台才能真正成为“数字守门人”,而非“逐利合伙人”。
专项行动的利剑斩断黑手,期待这不只是一时“风平浪静”,更是长久的风清气正。正如网络舆论分析指出的那样,清朗行动之“清”,是涤荡网络污浊的雷霆手段;其“朗”,更是为下一代数字原住民开辟清明世界的深远承诺。面对网络侵害形式的不断翻新,只有全社会协同发力,以“零容忍”态度持续亮剑,才能让青少年真正沐浴在安全、健康、充满希望的清朗数字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