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电子搬家——那些无处安放的情绪

2025-11-14 16:30:2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作者:赵亮

 

字里有料“小号匿名冲浪时突然发现,现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关注了你的社交账号,你会怎么样?”当下因社交需求变化而更换社交平台或账号的方式,被年轻人形象地称作“电子搬家”。这个现象,反映出当代年轻人需要独立空间的需求,并且这个空间要具有绝对的隐私性和安全性。它就像是个“世外桃源”,人们在这里可以卸下生活中的面具,放下那些世俗的枷锁,简单做自己。年轻人也能在这个“私人空间”中,寻找精神世界里的自洽点。

那么,你会因为小号被发现而“电子搬家”吗?

网友热议

我需要一处只有我自己知道的地方来安放我的情绪。”电子搬家真明智,换个平台躲开熟人。遇见同好‘邻居’,心灵自在安家。值得一试!”

全媒全解

那些无处安放的情绪

最近,笔者搬了一次家,不是物理空间维度的搬家,而是在电子空间。简单来说,以为自己在网络上有个专属于自己的小窝了,没想到被现实中认识的人发现了,于是,只好从一个软件“搬家”到另一个软件,从大号转移到小号,甚至连搬几趟,只为找一个能自说自话的地方。

笔者这次“搬家”,主要还是为了维持工作形象。笔者常使用的某社交平台用于工作沟通,但近期有了新的爱好后,总想在主页发帖讨论、展示爱好。

对于笔者的工作来说,理想的职业形象应该是专业的、理性的、成熟的,而个人的新爱好却是松弛的、感性的,甚至是有点幼稚的。起初不觉得有啥,直到有一天,一名同好网友点进笔者的讨论帖评论道:“原来记者也玩这个啊!”

那一瞬间,有种隐私被窥破后淡淡的羞耻感。笔者知道,这个“家”必须得“搬”了!

在微信等熟人社交平台中,很多年轻人需维持符合社会期待的统一人设:作为职场人要专业、作为晚辈要懂事、作为朋友要阳光。而那些单一人设之外的多元自我,则会在不断“搬家”后释放到别的空间:住进微博开小号,能当碎碎念的“吐槽大王”;跑到B站看弹幕,能结识无数的“学习搭子”。白天刷着抖音快手的短视频跟着笑,晚上跟着网易云音乐“emo 一下”准备哭……每一个小房子里,都装着一个不同的自己,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数字人格。

小朋友们才做选择,“大网友们”可能全都要。现实中搬家可能要精打细算房租房贷,一个人“电子搬家”则可以坐拥无数房产。不用担心“房本”上写谁的名,系统默认的头像和昵称让人省心又安心。更多的网上居所,意味着能有更多邻居同频共振,当然也可能会有更多不速之客登门拜访。一旦邂逅不想见的熟人,也只能关闭主页、“暂停营业”。那么,为什么大家情愿大费周章地“电子搬家”,也不愿在互联网上“全盘托出”?

中国青年报在评论里,将其归结为年轻人在塑造自己的“数字边界感”。传统熟人社会讲究“全面性交往”,而数字时代的年轻人更推崇“分层次社交”——就像洋葱一样,一层一面,越熟悉,越深入,但每一层,都有一道边界。也就是说,大家“搬”的不只是平台,更是对圈层文化的主动奔赴,是用“电子搬家”为自己筑起一块“文化自留地”。比起大平台的热闹,年轻人更在意小圈层的归属感,在这里,不用伪装,不用迎合,只需做最真实的自己。

红网在《年轻人“电子搬家”背后,是在努力寻找精神自洽点》 这篇评论里,也有类似的观点——“电子搬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年轻人需要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并且这个空间内部具有强烈的隐私性和安全性。它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大家在这里可以卸下生活里的面具,放下那些世俗的枷锁,简单做自己。在这个独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内,“自说自话”或者“自我发疯”都无人在意,而年轻人也能在这片自我天地中,寻找精神世界里的自洽点。如果可以的话,谁不希望拥有一个这样的空间呢?

区别于传统社交,网络社交具有个性化、平台化、圈层化等鲜明特征,不仅可以分享信息,更是一个展现自我、释放个性、寻求认可的空间。网络世界中,个人的生活状态与社会角色被迫重叠,原本该区分的场景边界逐渐消融,带来了诸多隐性困扰。无论是为了维护职场形象、梳理亲友关系,还是为了融入兴趣社群,可以看出,“电子搬家”其实是年轻人对社交圈层的管理和筛选,某种程度上也是网络社交困境的一种真实投射。这是南方日报在《“电子搬家”折射网络社交困境》这篇文章里的观点。

也有专家认为,网络的虚拟空间,将人际关系对个体的“束缚”弱化了,网络情感的表达会更直接、更极端、更激烈,会放大现实生活中的好与坏。同时,匿名性不是保护伞,网络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映射,两者不是平行关系,网络发言也要承担责任。

最后,不得不提到此前很火的另一个概念——“数字囤积”,指的是网友对于网络资料、社交记录等资料的重视,和“电子搬家”透露出的数字生活新趋势有些相似。总的来看,赛博空间中的这些现实问题,屡屡引起关注和讨论,也在提醒我们,要在真实生活和虚拟世界之间找到平衡,让网络社交真正成为滋养心灵、增进联结的桥梁,而非让人疲惫的负担。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