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网友议 | 打掉“披马甲”的隐形变异培训

2023-09-22 09:11:3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隐形变异校外培训”罚则再出新规!教育部颁布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定于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办法》对处罚种类进行了明确,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止招收学员;责令停止举办;吊销许可证件;限制从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落地两年多以来,书包“瘦身”,学生减负,各项工作成效明显。然而,一些隐形变异的违规的学科类校外培训依然屡禁不止。转地下、换马甲、躲猫猫……为了逃避监管,这些机构和个人变着花样玩着“绝地求生”。

借文化咨询、课后托管、夏令营等名义开展学科类培训;利用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手段进行有偿培训;以“住家教师”之名进行有偿“一对一”“一对多”补习……各种违规培训层出不穷,以“高端家政”“众筹私教”“游学研学”等隐形变异的形式存在于楼宇中、居民区里,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加剧了家长焦虑,还让教学秩序、教育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对于原因,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副主任彭泽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道,在教育评价体系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家长学生对学科培训、学科辅导的需求是客观现实存在的。如果没有公开的渠道满足学生家长的需求,这部分需求就会转到“地下”。

有媒体近日对1334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8.0%的受访家长直言,“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存在加剧了教育焦虑。一线城市学生家长(81.9%)对此最为焦虑,其次是二线城市学生家长(80.0%)。不同年级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家长(83.4%)焦虑感最强,其次是初中学生家长(75.6%)。

教育部一直将治理隐形变异学科培训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据报道,仅“双减”后第一年就在各地共发现查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问题2200多项,仅一个寒假就查处了以“一对一”等方式违规开展培训行为1042人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媒体表示,本次颁布的《办法》为各地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提供了依据,也对校外培训的管理更加有章可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办法》中还特别明确了七种从重处罚情形,包括实施校外培训违法行为被处理后两年内再次实施校外培训违法行为的情形;危害后果严重,造成严重恶劣社会影响的情形;同时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情形;伪造、涂改或者转移、销毁证据的情形;拒绝、阻碍或者以暴力威胁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的情形;属于中小学在职教师且培训内容为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情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

可以看出处罚力度在不断加码,同时,相关条文更加细化,更加具体,更加实际,针对性极强,可以说是瞄准了问题“七寸”。

全国校外培训监管专家委员会成员董圣足对媒体表示,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以及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行为屡禁不止的问题,是这次出台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所要监管和处罚的重点。在治理上需要多方破题并发力,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进一步厘清治理边界。教育的主场必须回归学校,教育的本质必须回归公益。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首先,给校外培训立规矩、划红线,并非是简单粗暴地要“一棍子打死”。而是要给校外培训“戴上紧箍咒”,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合规合法地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带动行业良性发展。

正如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所说的,“在立法目的上,《办法》重在使校外培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对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立规定则,对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对合法权益给予保护,使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其次,对“黑培训机构”“黑竞赛”,强化“零容忍”执法震慑。

一些培训机构“退费难”“卷款跑路”问题突出,此次《办法》明确指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相关部门有关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收学员、吊销许可证件;而对于违规举办的“黑竞赛”问题,《办法》也表示,若校外培训机构擅自组织面向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的社会性竞赛活动,则将被责令改正,退还所收费用,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还将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处长王健教授说,在现在的班级授课制同步学习的模式下,学生存在认知能力、学习素养的差异,有的学得快、有的学得慢都是真实的,因此,不能回避部分学生客观存在补偿性学习的需求。解决的办法还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对接好学生的需求,这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议题之一。

校外培训再怎么隐形变异,监管永远都不能隐形缺位。遏制行业内的各种乱象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须久久为功。给校外培训戴上法律的“紧箍咒”,“立规矩”“划红线”让校外培训逐渐清朗起来,让那些顶风作案“换马甲”的违规培训无处遁形。 (潘愈)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