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期间,网友在观看直播购物时,总会发现,如今的电商平台上,“弹幕”越来越不简单了。“上链接”“最后三个”“手慢无”“还有库存吗”一句句话术之间,营造出了一种商品紧俏的氛围。网友纷纷表示,“感觉味道不对”。各种分析和评论之下,“电商捧哏”的概念逐渐走进公众视野。归根结底,电商捧哏的作用是帮助卖家提高销售业绩,同时也可以提高顾客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电商捧哏应该遵循诚信、公正、合法等原则,不能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
相声界曾有“三分逗,七分捧”之说,“捧哏”角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如今,相声一唱一和的“捧逗”形式被人巧妙地用于电商销售活动中,“电商捧哏”应运而生。所谓“电商捧哏”,是指在电商平台上,一些卖家或客服人员通过与客户的交流和互动,来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增加客户的购买意愿和满意度。这种策略通常使用一些有趣、幽默、生动的语言或表情符号来与顾客进行互动,以增加顾客的好感度和信任度。
在电商行业中,“电商捧哏”又被称为“直播中控”,中控的工作横跨直播的前、中、后阶段,需要负责设备调试、后台操作、维护直播秩序、数据复盘等内容。我们常见电商直播中的“捧哏”除了给直播间营造氛围外,也需要把控用户的节奏,其操作皆有套路可循,专业分工可见一斑。
“电商捧哏”的优点在于:可增强互动性。电商捧哏通过与顾客的互动,可以增加顾客的好感度和信任度,让顾客在购物过程中感觉更加轻松愉快,从而拉近了消费者和商家的距离;可提高销售业绩。电商捧哏使用一些有趣、幽默、生动的语言或表情符号来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可以增加客户的购买意愿和满意度,从而提高销售业绩;可改进产品和服务。通过与顾客的互动,电商捧哏可以更好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反馈,从而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和口碑。
不过“电商捧哏”也同样存在隐患,例如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一些电商捧哏可能会夸大自己的产品优点,或者用一些有趣的比喻来让顾客更容易理解产品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从而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又或者是增加消费者负担,一些电商捧哏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来推销产品,甚至过度热情地催促消费者购买,这可能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甚至让消费者感到不适。此外,还有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判断,一些电商捧哏可能会通过弄虚作假、刷单等手段来营造虚假流量和好评,这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判断,让消费者难以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
有分析指出,随着直播间竞争的日趋激烈,“电商捧哏”的手法也开始在法律边缘游走了。比如常见的“逼单”,即刻意营造一种虚假的紧俏氛围,“逼迫”消费者下单。这种刻意营造的紧张,事实上传递的可能是一种虚假信息——库存明明充裕,却“演”出一副十分紧俏的样子。这就构成了对消费者的误导,也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
举个例子,通常所见的典型“捧哏”场景是这样的:“电商捧哏”们在给主播搭腔的同时,还要操作七八台手机,在主播说扣“1”,问“还有多少人没抢到”之类的问题时,为了给观众制造一种很多人在抢、“手慢即无”的紧张感,“捧哏”们就在评论区疯狂刷弹幕,而喊给屏幕前观众的数字,往往会掺上一点水分,这就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在2021年施行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均不得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信息,不得虚构或者篡改交易、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等数据流量。有分析认为,“电商捧哏”的很多做法,其实都已经涉嫌触犯类似规定了。除了浮夸的叫卖之外,在弹幕里进行刻意引导、注入虚假数据等,这些其实都是触及红线的行为。
“电商捧哏”的套路,显然不能在这种违规的方向上狂奔。中国经济网就有评论指出,消费者遇到直播间里有人“捧哏”,要擦亮双眼,看清楚是不是“带货托儿”。无论主播带货,还是“电商捧哏”,经营之道讲究“货真价实”。如今,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直播商家的思维如果还只停留在赚人眼球,甚至为了流量突破底线失去信誉,那离被消费者抛弃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