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网友议 | 文字失语 拿什么拯救“词穷”

2024-03-08 10:36:2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近日一项媒体调查中,1333名受访青年里,超半数感觉自己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47.1%的受访者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面对黄昏水波和鲜花交融的美景,满肚子却搜罗不出一句能直抵心灵的赞美。不禁令人感叹,在过度依赖网络语言及表情包的当下,“张口词穷”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有分析称之为互联网时代的“文字失语”。

网友热议

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表达能力始终是我们前进道路中的‘硬通货’。

”浩如烟海的网络用语丰富了我们交流的方式和内容,但请不要让它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

拿什么拯救“词穷”

“文字失语”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概念,主要指的是个体在表达思想、感受或进行书面沟通时感到困难,即使心中有明确的想法,也难以通过文字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有分析认为,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如语言组织能力不足、词汇量有限、对复杂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如考试或重要场合)由于压力、焦虑等心理因素导致的表达障碍。

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文字失语”则越发严重。“不知道从啥时候起,感觉自己没法‘有文化地’说话了。”年轻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折射出的其实是互联网时代“文字失语”的现实问题。然而,真的是年轻人不善于语言表达吗?且看互联网上,“yyds”“泰酷辣”等新词一个接一个,“5G冲浪都跟不上年轻人造梗的速度”。更不说五花八门的表情包已成聊天必备,群友时而“斗图”,很是热闹。但换到线下场合,情况就变了,以上俏皮式、圈层化、碎片化的表达方式,显然并不适用。

有分析指出,网络时代“文字失语”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互联网语言环境对常规语言环境的冲击,高度模式化的“梗”,以同质化、复制化的形式传播,让语言和文字的生命力被大大削弱。当我们使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时,往往伴随着思考、理解文字的过程,这离不开领悟抽象思想的能力,讨论问题的能力。然而,与过去纯文字的表述方法不同,借助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用缩略语、表情包和实事热梗来表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不是网友在“说话”,而是缩略语和表情包在利用网友进行传播。

上述现象如今较为普遍,此前有媒体报道,身为网络原住民的这届小学生,会在作文里使用大量流行网络梗,诸如“你个老六”“我真的会谢”“芭比Q”。将网络语言熟练运用于线下生活场景,乃至严肃的教育教学语境中,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日常。

也有观点认为,阅读习惯的改变,也是重要原因。进入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交、娱乐占据了我们生活的主体。除了在校学习期间,很多人进入社会后很难再有用笔写字的机会,保持长期阅读纸质书习惯的群体也在减少,提笔忘字、开口忘词的出现,也不奇怪了。要知道,现如今已经进入读图时代,这里的“图”是指广义的图像,包括图片、视频等。以短视频为例,《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已达10.12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间超过2.5小时。这份数据和文字阅读对比一下,便知差距有多大,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合计8.11本。在没有短视频的时代,文字阅读是主要的信息获取和娱乐方式。但如今,文字阅读的份额已经大幅度让给“读图”了,久而久之,人们对文字的熟悉程度必然会下降。

若想解决网络时代的“文字失语”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和主流媒体应加强舆论正向引导,不滥用、误用网络流行词,写好文字、用好语言,带头做好先锋示范作用,并主动接受群众线上线下的监督。其次是要构建现代流行语言体系,打造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新时代的文艺作品应主动承担责任,积极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用规范化的文化表达逐步扭转当下的语言环境。总之,想要不被“文字失语”杀死大众表达能力,就需要各方凝聚合力、久久为功,纵深推进互联网语言环境正向引导,打造全域良好氛围,进而找回语言的美学价值与自我表达的意义,引导大众以“腹有诗书”突破“文字失语”困境。(邹通)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