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网友议 | “算法的手”别伸太长

2024-04-25 09:20:3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经历:刚下载注册了一个APP,立即被推荐一批“可能认识的人”,自己的信息同时也被推送给对方;这边刚把心仪的商品放进购物车,那边好友立即知道自己打算买什么了……这种现象背后的推手,就是APP熟人推荐功能。

作为算法精准推荐的一种典型表现,熟人推荐功能目前几乎成了各大APP的标配。平台的目的,无非是商业变现——通过“熟人社交”,提高用户黏性和活跃度。用户建立的社交关系越多、互动得越频繁,与平台的联系就越深;平台越了解用户喜欢什么,推送的商品就越精准,自然也就不用再愁广告转化率。

诚然,不乏有用户因为这个功能拓展了兴趣圈,加深了与好友的互动。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方面需求。如果平台先入为主地默认用户需要或是就该接受这种看似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那就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了,是一种缺乏边界感的冒犯。用网友的话来说,“你推送的人我认识,猜猜我们为什么不是好友?”

据业内人士介绍,平台会读取用户通讯录、互动行为、第三方账号绑定等信息,与其他用户进行匹配,哪怕“你和他人经常共同使用同一WiFi,也极有可能被判定为相互认识”。也就是说,用户到过哪儿、认识谁、喜欢什么,平台不仅实时监测,还自作主张,通过熟人推荐功能将这些信息泄露给别人。如此不拿用户隐私当回事儿,怎能不招人反感?

用户既然不喜欢,能否拒绝推荐?理论上可以,大部分平台都设有关闭熟人推荐的功能选项。但据报道,平台通常会默认用户接受推荐,且关闭推荐的功能很可能并不奏效。有用户拒绝熟人推荐后,平台还是一如既往地推送“可能认识的人”“别人在买什么”“你的好友正在看某某直播”。甚至在某电商平台,购物车分享功能一旦打开就再无法关闭。

关于APP在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上的边界,很多法律其实早就明确应该坚持必要和最小化原则。如《个人信息保护法》就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毫无疑问,泛滥的熟人推荐功能,正在将个人手机里的“秘密”变得日益公开化,明显违背了必要和最小化原则。

熟人推荐功能本身并无原罪,关键要规范APP的运营行为,把过度打扰的“手”及时收回,让每一个用户都能得到清爽的使用体验。毕竟,技术终究要为人服务,而不是给人压力、让人烦恼。相关部门也要尽快细化规则,明确手机通讯录、浏览记录等信息的使用权限与范围,帮助平台培养边界感。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对被熟人推荐冒犯不能默默忍受,必须积极主动进行维权,倒逼APP尊重用户的隐私和诉求。(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