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报道,“五一”假期来临,部分高校出于学生安全考虑发布通知,严禁以班级、学院名义组织外出旅游,也反对学生自行组织租车外出、团体旅游。同时,不少学校建议学生“与家人朋友结伴出行”。
据了解,在兰州交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多所高校的相关通知里面,均有类似要求。此消息一出,立即在学生群体中引发广泛热议。对此,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学校有没有禁止学生组团出游的权利?高校这样的做法是否合适?
可以肯定的是,高校发布相关通知,就安全层面而言确有一定合理性。“五一”假期正处旅游旺季,人流量大,各种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学生们自行组队旅游,会面临较多安全风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高校此举,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
然而,如此“一刀切”的做法着实太过粗鲁、直接。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应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旅游,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社会、感受文化、锻炼身心。而“禁游令”以安全为名,行束缚之实,无疑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极大打击。
同时,“禁止学生组团出游”更像一份“免责声明”:既然学校已经禁止、提醒了,各位若还一意孤行,那就跟校方无关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些高校在教育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与问题,有懒政嫌疑。
对高校而言,需要的不是禁止,而是规范与引导。把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风险意识,完全可以最大限度规避问题的发生。
面对大学生自行组团旅游,校方也可以科学管理加以规范。比如,让学生先行申报,提供活动方案,确定相关责任人,同时给予一些科学指导,如此既能够满足大学生自行组团旅游的需求,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安全。总之,在多种可行性操作都可供选择的前提下,某些学校偏偏挑了最差的那个。
前有禁止“宿舍挂帘”引发争议,如今又禁止大学生“五一”假期组团旅游,让人不禁要问:高校管理怎么老是“禁止”?一言以蔽之,高校是育人场所,管理不能没有“边界感”。高校管理既要重视安全,也要尊重学生,要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开放的校园环境,为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不是加以束缚,这才是高校的应有之举,这才是审视此事的最终落脚点。(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