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网友议 | 为新业态劳动者兜牢“保障网”

2024-06-06 10:25:3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有媒体报道,“对外卖小哥来说,时间最宝贵。整日骑行奔波,难免磕碰,有职业伤害保障兜底,安心了很多。”去年9月,47岁的外卖骑手张某在送餐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骨折。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助下,他申请了职业伤害保障,报销了大部分医疗费用,还收到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5万余元。据了解,为兜住生命安全之“底”,2022年7月,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7省市展开。截至2024年3月末,已有801.7万人纳入保障范围。

随着新业态经济的蓬勃发展,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数量迅速增长,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劳动力。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达8400万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总量为2亿人左右,其中外卖骑手规模已至千万人,单个平台企业的外卖骑手可达600多万人。

然而,由于新业态就业的特殊性,这些劳动者的职业伤害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此,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既有效回应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核心诉求,又适配数字经济下以任务单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劳动关系,兼顾了保障的稳定性与适应性。梳理相关报道可发现,自试点启动以来,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动试点工作。目前,试点范围已经涵盖了多个省市和行业,越来越多的新业态劳动者被纳入保障范围。各地根据新业态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保障制度,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加全面、有效的保障。此外,通过优化保障制度、提高保障待遇等措施,试点地区的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不过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开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根据相关报道,新业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往往较为模糊,难以准确认定,给保障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由于各地政策差异较大,保障制度缺乏统一标准,给劳动者跨地区流动和享受保障带来不便。

因此,相关部门应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助力扩大试点。可探索建立适合新业态特点的劳动关系认定机制,明确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为保障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加强各地政策协调,制定统一的保障标准和制度规范,确保劳动者在不同地区都能享受到公平、合理的保障待遇。此外,拓宽保障资金筹集渠道,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保障工作的可持续性。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的保障工作将更加精准、高效、便捷,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撑起“保障伞”。(邹通)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