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网友议 |已读乱回:迂回的战术,鲜明的态度

2024-06-07 11:31:1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一段时间来,社交媒体上的已读乱回“梗”引发热议,颇有些“你说前门楼子,他说胯骨轴子”的喜感。已读乱回,指的是一方故意以戏谑或荒谬的方式回应,以此来增加趣味性或表达某种轻松、幽默的态度。它常常用于应对一些缺乏边界感、又不方便直接拒绝回答的问题。有人说,这是规避尴尬问题的处世智慧,是对隐私边界的巧妙维护。也有人调侃,年轻人在风马牛不相及的另类乱回中,找寻自我腔调。

网友热议

“开始胡说八道之后,感觉心情都变好了。”

“遇到过对方已读乱回,沟通正事的时候也不走点心,无奈了。”

全媒全解

迂回的战术,鲜明的态度

“长辈催问什么时候结婚?我回答:中午吧,晚上也行呢”“同学打听工资一个月多少?我回答:28到31天”“亲戚询问考试成绩,我回答:老师给多少分就考多少分”……当下,“已读乱回”已成为一种独特的网络交流方式,通过戏谑、幽默的回答来应对一些敏感或不便直接回答的问题,既避免了直接冲突,又保护了个人隐私。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这种交流方式受到了年轻人的广泛欢迎和模仿。

网络上关于“已读乱回”的段子非常多,比如,碰见Tony老师推销办卡时,回答“抱歉,我头秃了,这是假发”;遇到教培机构销售员搭讪尬聊时,回答“孩子是我前夫在带”;被侃大山的出租车司机盘问做啥工作时,回答“我是交警”……年轻人使出一套借力打力的语言太极,用魔法打败了魔法,主打一个“平静的疯感”。

为何会有“已读乱回”?有声音称,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与老一辈之间产生了代际差,其间既有价值观的差异,也在代际之间固有的代沟问题,经济原因、婚姻和家庭变化、人际关系疏离以及社会变迁和城市化等因素,也是导致彼此关系逐渐疏远,相互交流存在障碍的原因。如果还采取老套路去面对和沟通,难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在过去,不少人都害怕与亲戚朋友们“尬聊”,普遍都会采用已读不回的“消极对抗法”,或者“啊对对”“是啊是啊”“微笑点头法”。“已读乱回”的横空出世,自有其道理,有分析就指出,在高度互联的社会中,社交软件里涌出海量消息,躲又躲不掉,答又不想答,碍于礼貌又困于陌生,隐私边界愈发被蚕食,年轻人在社恐、社牛和社懒等状态间反复横跳,面对刨根问底时被迫启动心理防御机制,索性装傻充愣搪塞过去——“什么时候回来的?”“前两天”“准备什么时候回去?”“过两天”……巧妙规避了“直球”式的正面冲突,在维系社交关系与保持社交边界的矛盾之下,寻求信息分享与守护隐私间的短暂平衡。

比起怼人硬刚的发疯文学,或是已读不回的消极冷处理,已读乱回将拒绝隐藏在字里行间中,自然回避、自信回答,态度上挑不出来错,对方想要的答案却一个都没有。看似“句句有回应”,实则“事事没着落”,鸡同鸭讲中巧妙保全了自己的选择自由。

除了糊弄亲戚,“已读乱回”还是年轻人的社交工具。就像堂姐通过一通乱回,让妹妹知道了她们正在同一片海域“冲浪”。在挤满了亲戚的房间内,她们两人形成了一个小圈子,彼此之间产生了亲切感、归属感,能让她们在面对不熟悉的亲戚时内心仍有安全感。

可见,已读乱回作为一种隐晦的“撕考卷”,其实质是年轻人在应对亲友“说教式”或“审问式”社交时的无奈策略,也表达了年轻人“整顿”社交秩序的鲜明态度。

然而,也有人认为已读乱回可能会导致沟通不畅或误解的产生。在某些情况下,过于频繁或不当的使用已读乱回可能会让对方感到被敷衍或被轻视,从而影响双方的关系。有分析认为,在与人交流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沟通目的。如果是讨论正事,不应使用“已读乱回”。此外,在亲密或随意的关系中,有时人们会采用更轻松、随意的沟通方式,包括“已读乱回”。然而,在正式或专业的场合中,这样的回复可能会被视为不专业或缺乏尊重。

正如有评论指出,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是互相尊重,需要已读乱回来争取平等关系,也需要真诚沟通来维护亲密关系。讨论正事时,不用已读乱回插科打诨;推心置腹时,不用已读乱回胡乱玩梗;走心交流时,避免张口就来。讲分寸、不逾矩,才是最好的答案。(邹通)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