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网友议 | 遏制“换脸作案”,须斩断源头

2024-07-08 10:15:5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犯罪嫌疑人通某网购的老年影视硅胶面具。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供图

据法治日报报道,一男子戴上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老人模样潜入4户居民家中,共偷盗10多万元财物。好在上海警方迅速行动,次日便将嫌疑人抓获。当下,在电商平台就能购买价格从几元至几万元不等的多种硅胶面具,且不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如果消费者提供照片,商家还能定做面具。

随着3D打印、智能建模等高科技的发展,人脸面具的制作精度和仿真度不断提高,这种技术进步本应为人类社会带来便利,但却被不法分子用于实施犯罪活动。此前有关利用“人脸面具”犯罪的桥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出现在电影情节中。如今“易容术”成为现实,犯罪分子利用人脸面具的高度仿真性,伪装成他人或特定目标人物,以逃避监控和识别,从而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行为。

这一案件令人脊背发凉,要知道,“人脸面具”不单单可以用来行使盗窃,一些犯罪分子还可以利用人脸面具绕过审核系统,以非法获取门禁、支付等权限。虽然目前高级的人脸识别技术(如结合红外测温和三维结构识别)较难被人脸面具攻破,但在一些分辨率要求不高的场景下,人脸面具仍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

根据相关报道,在上述偷盗案中,警方通过仔细查看公共视频,锁定了一名进入小区后久未离开的男子,再结合现场作案痕迹,最终揭开了“换脸大盗”的面纱。但其中隐忧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倘若“变脸”案件逐渐增多,势必会牵扯大量办案人员的精力,由于侦破难度不小,对警力资源也是一种损耗。要遏制“易容术”作案,就必须要在源头把好关。

源头何在?由于制作“人脸面具”并非普通技术,个人很难办到,而在相关市场上,销售“人脸面具”就必须得到有力监管。然而根据相关报道,人脸面具销售和使用几乎没有门槛,缺乏市场安全监管。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让商家明白此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风险,商家售卖人脸面具若涉及非法用途,如明知或应知购买者将用于犯罪活动而仍售卖的,可能构成参与或帮助实施犯罪行为的共犯,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商家在售卖人脸面具时,若侵犯了特定人员的肖像权等权利,也需承担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针对人脸面具犯罪这一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人脸面具的合法与非法用途范围,对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人脸面具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此外,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网络购物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并清理非法销售人脸面具的信息。同时,加大对高科技犯罪案件的侦破力度和打击力度,确保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科技飞速发展是好事,但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关注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风险挑战。加强科技创新和伦理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科技向善、造福人类,应是当下的一大要务,这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努力,确保科技创新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稳步前行。(邹通)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