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电商平台上售卖的“藏手机神器”引发关注。所谓“藏手机神器”,就是在伪造的充电宝、水杯、镜子内设置暗格,将手机隐藏其中,帮助学生逃避校方检查。从上演“肖申克救赎”的中空书本,到带密码锁的英文词典;从粘连在课桌底的抽屉式收纳盒,到不易被外人察觉的藏手机水杯、伪装成饭卡的“饭卡手机”……这些“伪装神器”种类之多,更新之频繁,设计之精巧,令人惊叹。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从1.69亿增长到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基本达到饱和状态。而以玩游戏、看短视频为代表的网络娱乐活动已经成为未成年人休闲放松的重要方式,未成年网民经常在网上玩游戏的比例达67.8%,经常在网上看短视频的比例达54.1%。
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但禁令之下,依然有学生与师长们“斗智斗勇”。“学生藏手机神器”的出现无疑带来新挑战。
尽管有生产商表示,该款水杯原本是透明材质,供运动人士放手机使用,但许多宣传标语中赫然注明的“上课藏手机神器”“防检视、防检测”“目前没有同学被发现”等字样,显然说明这就是针对特定学生群体“精准设计”再“精准售卖”的一款产品。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可以躲开管理规定顺利将手机带进学校。
一些商家抓住部分孩子们想用手机的心理,用诱惑性、隐蔽性的广告语鼓动未成年消费者,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营销噱头,显然是不道德的。这不单单是对校园秩序的冲击,更严重的是让学生对规则的敬畏感下降了。
“上有规定,下有对策”这种投机取巧的心理,给孩子们带来的或许是短时间内钻空子的快感,但这对正在树立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的青少年们来说,带来的影响却是长期且负面的。
“在电商平台上,一些商家利用‘混淆检查’‘100%安全入校’‘学生党福音’‘不被老师发现’等字眼作为卖点吸引顾客。如此公然引诱孩子们的营销方式,除了有悖公德,是否还涉嫌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海报新闻在评论《应对“学生藏手机神器”也要有新思路》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而要怎么管,更值得深思。广州日报在评论《卖“藏手机神器”是不良诱导》阐述对于“藏手机神器”如何进行约束和管理:“作为销售‘场地’提供者,平台责无旁贷,有必要对商家的营销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以下架等方式堵住‘神器’的传播源头。与此同时,学校和家长应当合力尽到‘疏’的责任。”
广西新闻网则在《“藏手机神器”横行网络,莫让监管成了摆设》一文中着重针对“监管”这一点进行建言,“监管部门更应积极作为,依法查处这些违法营销的商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网络商城的监管力度,对销售‘藏手机神器’的商家进行严厉打击,及时下架相关产品,并公开曝光其违法行为,以儆效尤。同时,也应鼓励社会各界积极举报此类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网络平台也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作为电商购物服务的提供者,网络平台应当对商家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日常监管,对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营销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处理。”
另外,也有媒体认为一味地去“堵”,不能收获实际的效益,不如尝试“疏堵结合”。红网的评论文章《“藏手机神器”层出不穷,校园手机管理该如何破局?》就持这种观点。它这样分析:“校方或许可以承认携带手机的正当性,设立统一存放点,给予学生一定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权限,用以让他们完成部分任务或同家中通话。如果在规则制订上,将手机的功能性和娱乐性区分开来,将管理做细致,而不是一刀切,学生是不是就会更加坦然,就不会去费尽心思地‘藏手机’了?如果有一个令学生信服放心的‘入则上交,出则自取’的手机保管机制,那么他们也会减少藏匿手机产品的行为。校方要做的是消除矛盾,只有消除了学生与学校围绕手机管理的对抗性矛盾,双方才都会有转圜的空间和余地。”
未来将会是社会情感世界与人工智能相互融合的世界,要让孩子与手机完全“隔离”,显然不太可能。如何引导孩子们建立数字时代的处世智慧,已经成为了一道必答题。有网友评论:“你以为躲避的是老师的检查,实际逃避的是自己的未来。”只有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合理使用手机,使其真正意识到“自欺欺人,终将伤己”,才能自觉远离“藏手机神器”。(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