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好的”“嗯嗯知道啦”“好滴好滴”……微信聊天的时候,总喜欢加上一些叠词和语气词,甚至发完还要补充一个可爱的表情包,这是你的真实写照吗?近日,“微信文字讨好症”登上热搜,引发一些网友共鸣,但也遭到了全网吐槽。
有观点认为,“微信文字讨好症”有助于传递线上交流中的友好态度和相互尊重,能营造出更加友善、轻松的交流氛围。但也有人指出,这已经成为职场中的一种额外负担,即“情绪劳动”。
网友热议
“什么讨好不讨好的,我用语气词和表情比较多,因为说‘谢谢你呀’,我觉得就比‘谢谢你’更真诚。”
“不觉得是讨好症,微信纯文字本来就冷漠,不配表情符觉得很严肃,即便家人间也会叠词、表情符,没问题啊!”
全媒全解
“好好说话”,快乐交流
“微信文字讨好症”一词最初源于脱口秀演员杨蒙恩在微博中抛出的一个梗,其含义是指许多人在微信上都会用语气词或者表情包来修饰文字的表达,如单纯表达同意时,“好”字似乎显得过于高傲,“好的”过于平静,“好呢”“好哒”更能表现出自身的热情和友善。
文字讨好症上热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众对此事有所共鸣。一项调研数据显示,有92.24%的受访者都表示自己遇到过有“文字讨好症”的交流对象;91.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文字讨好症”的行为。
有网友将“微信文字讨好症”分为四级。第一级,喜欢用叠词,让语气变得柔和可爱;第二级,喜欢用语气词,不说“好”,一定要说“好哒”,不说“对”,一定要说“对滴”;第三级,一定要加“哈哈哈哈”,两个不行,三个不够,一“哈”就得“哈”一串,用以化解尴尬,防止别人的话“掉在地上”;第四级,一定要加一个有趣的表情包,并且由自己来说对话的最后一句。
笔者好奇,如果对话双方都是重度的“微信文字讨好症”患者,都抢着要说“最后一句”,那这个聊天岂不是没法结束?这样的聊天,或许一部分人认为,信息量会变得很稀薄,人当然也就会耗得很累,感觉像是“病”了。
羊城晚报在评论《“好好说话”不应成为一种负担》中认为:“病根不在于交流的方式,而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使用这种交流方式。不可忽视的是,的确有一部分人是对于人际交往非常敏感的,特别担心被误解,特别怕应对不得体,但却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进行大量的人际交流,于是在‘讨好’上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因此感到疲惫和内耗。”这才是“微信文字讨好症”被视为一种“互联网综合症”,被广泛讨论并寻求解药的根由之所在。
“微信文字讨好症”的背景是现代社会深层次的社交焦虑表现。现代人对社交的期待往往被各种社交标准所束缚,许多人在潜意识中认为,沟通的温暖程度与所用的词汇密切相关。因此,不得不每一句话都要精雕细琢,以免被误解或忽视。这种做法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无形的负担,反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真实连接。
为了缓解“文字讨好症”带来的社交焦虑,有媒体提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真诚表达自己的想法,放下对外界评价的过度敏感;其次,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进行交流,增强彼此的亲密感;最后,尝试用简单的问候代替繁琐的符号,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而红网在《微信文字讨好症:善意表达不该被“病化”》这篇文章里表达了不同观点——将这种表达方式视为一种“病症”,并将使用者称为“受害者”很是不妥。该文认为,“不论对于使用者还是接收者,礼貌的语言表达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错误。‘微信文字讨好症’可能只是部分网友对自己说话方式的调侃,而这种表达方式却能够让沟通更加顺畅、有效避免词不达意的误会,实不应被简单地称作‘病症’。”
红网在另一篇评论《不必内耗一份善意的表达》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用有趣的方式增添语义的表达,从而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本是一种积极正向的行为,用“病症”将这类行为进行概括未免有失偏颇,“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怎样的情境造就了我们不得不斟酌用词,而不是对自身行为加以谴责。”
正观新闻在评论《别让“文字讨好症”成为社交精神内耗》一文中,除了探讨“文字讨好症”得以流行的原因以及“后遗症”的影响,也将目光对准了此事件中“值得关注的一种声音”——有网友表示,“现如今,大家怎么动不动就会被贴标签?”的确,每次一有网络现象兴起,“××症”“被正式确诊为××”等标签就会随之出现,这会迅速引起公众讨论,成为新的社交话题。
该评论认为,“随着类似标签被大量讨论、使用,社交平台上也会出现很多逆反情绪。其实,对于网络现象,不必过度解读、不必先入为主制造标签,而是应该了解内情,分析原因,读懂这种现象背后的行为逻辑。”
总而言之,真诚才是对抗内耗的最好武器。所有矛盾与纠结往往源于对真实自我的忽视或压抑。那些习惯性发出的“好哒”“哈哈哈”和精心挑选的表情包,如果是出于真诚交流的心态,那么便不是“讨好”,只是交流中的“润滑剂”。只要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自然就能拒绝内耗,着眼当下,学会“好好说话”,并享受交流的愉悦。(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