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网友议 | 导演“无语”,尴尬了谁?

2024-11-15 10:26:2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短视频解说与大电影,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与其断章取义一位导演的话,不如多花心思在内容生产上,确保自己的大银幕作品无法在3分钟内说完,让观众在影院中的每一分钟都有价值。让观众愿意进电影院,不是靠喊喊口号就能实现,也不是通过打压短视频解说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许多优秀导演已给出了答案——用心用情拍好作品、讲好故事。


近日,话题“张艺谋说对电影解说短视频很无语”冲上热搜,很多自媒体账号纷纷转发,将矛头指向“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5分钟炫完一套电视剧”等短视频。有人表示认同,也有人吐槽当下的电影质量和票价。

事实上,张艺谋的这段话是被剪辑过的。张艺谋的原话出现在10月中旬的一次专访中,说的是关于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事情过去一个月,此时有人掐头去尾大加炒作,把“锅”甩给“3分钟说电影”的短视频及其观众,并借知名导演之口呼吁走进电影院,个中原因很难不令人遐想。

那么张艺谋究竟是对谁“无语”了?细看专访内容,记者提出的问题是——当下有一部好的电影很难,是整个市场环境影响创作,还是观众的眼光高了?张艺谋回答:“后一种是最关键的。”张艺谋还解释说:“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眼光非常广阔,你的不好他们立即就可以看到。”也就是说,当下部分电影,并未达到观众期待。

根据他的说法,“电影生产是由两部分完成的,一部分是电影拍出来,一部分是在电影院上映、人们走进电影院。电影如果在互联网平台播,它不叫电影。”定义纠纷暂且搁置,我们不禁要问:有些电影为什么只能在网络平台播,只能变成短视频的素材?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短视频如何“拖累”了电影——恰恰是某些电影本身质量不高,在院线上映没人看,才给了一些低成本的、涉嫌侵权的剪辑可乘之机;正是因为观众眼光高了,不愿为一些烂片、劣质故事买单,才会选择先在网上观看短视频解说来“避雷”。

短视频解说与大电影,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与其断章取义一位导演的话,不如多花心思在内容生产上,确保自己的大银幕作品无法在3分钟内说完,让观众在影院中的每一分钟都有价值、没有“尿点”。看到电影这项艺术被快餐化,看到许多观众不再走进电影院,像张艺谋导演这样的电影人确实会感到“无语”。不可否认,手机观看短视频的确难以替代影院那种震撼的视听体验。但结合整个采访的主题来看,这份心情或许既包含对电影行业受到冲击的无奈,也有对自己和同行作品的反思。

让观众愿意进电影院,不是靠喊喊口号就能实现,也不是通过打压短视频解说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许多优秀导演已给出了答案——用心用情拍好作品、讲好故事。从《长津湖》系列的还原历史,到《流浪地球》系列的放飞想象;从《我不是药神》的社会反思,到《长安三万里》的寓教于乐……好的故事是有生命力的,经得起市场和观众的检验。正如张艺谋所说,我们需要“真正在人们脑中、心中留下来的作品”。(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