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有料
日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该法将于明年6月1日起施行。教育部就学前教育法进行系统解读,明确提出要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等不规范办园行为,引发社会共鸣。曾几何时,“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引发了家长的教育焦虑,也导致幼儿园“小学化”。学前教育是时候反思“起跑线”焦虑了。
网友热议
“教育是一项终生的事业,要立足长远和未来,加强对孩子的兴趣培养、品德教育,保障身心健康。”
“学前教育应做到真正的‘零起点’教学,保障每个适龄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权,回归‘有教无类’的本真。”
全媒全解
赢在起跑线,不如爱上“奔跑”
日前,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学前教育法的有关情况。针对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抢跑”、幼儿园“小学化”等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治理幼儿园、小学超前超纲教学的不规范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早已不是个别案例,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过早地引入了拼音、算术等小学课程内容,导致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就承受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这种“抢跑”行为不仅违背了儿童的成长规律,更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
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家长们深深的教育焦虑。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许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在幼儿园阶段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上小学后就会跟不上进度,从而在未来的学业和职业生涯中处于劣势。这种焦虑情绪不仅驱使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越来越高,也促使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采取“小学化”的教学方式。
然而,这种“抢跑”行为真的能为孩子们的未来带来优势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曾有分析指出,“超前教育”给孩子创造的“领跑”优势往往是暂时的假象,“拔苗助长”催生的现代版“伤仲永”屡屡上演。“抢跑”的孩子不一定跑得更远,“过度教育”带来的可能是孩子生理、心理的过载,厌学情绪的堆积。
这样的背景之下,有不少声音认为,作为学前教育的主体,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法律为科学保教划出了“禁区”红线,幼儿园应当在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防止竞争压力、知识“加码”入侵儿童成长乐园。保教活动应当以“儿童为本”,幼儿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
因此,教育部此次表示将对“抢跑”现象加强治理,从政策层面明确禁止幼儿园“小学化”,无疑是一剂猛药。但要想让这剂药真正起效,还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有相关专家就提出建议,教育部门应继续加强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这不仅要靠定期的检查和处罚,更要建立长效机制,比如通过家长反馈、社会监督等方式,形成全方位的监管网络。同时,还应加大对违规机构的曝光力度,让“小学化”教育无处遁形。相关方面要对家庭教育多些引导和干预,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比如,可通过公益讲座、线上课程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明白“拔苗助长”的危害;尝试为家长提供更多可及的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咨询等个性化服务,帮其缓解教育焦虑。
此外,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主阵地,更应坚守教育初心,回归教育本真,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比如,可通过游戏化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此同时,社会也应担起应有责任。媒体要多报道科学育儿的成功案例,少炒作“鸡娃”“牛娃”等极端个案;社会培训机构也应加强自律,不得违规开展幼小衔接等超前教育;政府部门不妨通过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优质幼儿教育项目,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总之,学前教育是时候反思“起跑线”焦虑了。《工人日报》就有评论指出,教育是一场马拉松,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如让孩子爱上奔跑的过程。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全民战,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绘制出一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蓝图,守护好每一个孩子的童真未来。(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