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网友议 | 缺斤少两,成网购新痛点

2025-03-31 10:22:2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分钱抢购”“3元3件”“白菜价”……近年来,电商平台上一些商家在宣传商品时,看起来“一个比一个划算”。然而,让很多消费者没想到的是,本以为买到了实惠,收货后才发现被商家的“图文游戏”绕了进去。

电商平台存在这种“图文游戏”,指的是部分网售低价商品,隔着电子屏幕看和正常商品没有区别,但消费者收货后才发现,有的商品是迷你尺寸,有的商品在数量上缺斤少两。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向商家讨要说法时,商家自有一套话术自圆其说。

比如,洗脸巾宣称一包可用200次,结果只有50张,商家解释称“一张可以用4次,2次擦脸,1次擦洗手台,1次擦鞋子”;买到规格为“240页/本”的笔记本,翻了翻发现只有120张,售后人员表示“1张有两面,1面算1页”……当追问为何用图片、文字误导时,商家“理直气壮”表示“介绍很详细,你没有看清”。

坦率说,上述这类“图文游戏”就是一种“视觉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旦商家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有权获得三倍购物价款的赔偿。但实际上,倘若商品价格不太高、网购维权耗时又费力,绝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不再较真,一“忍”了之。

“图文游戏”看似聪明之举,实则是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相关信息”,不得“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第十条规定,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显著方式标明商品的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或者服务的项目、内容、价格和计价方法等信息,做到价签价目齐全、内容真实准确、标识清晰醒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规范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全网最低价’等不合理经营行为”,为有效遏制网络消费市场乱象、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指引,增添保障。以此审视可知,商家搞“图文游戏”的做法,是必须进行整治的网购乱象。

整治“图文游戏”,需多方共同发力。首先,监管“长牙齿”,不良商家才能“长记性”。一方面,电商平台要当好“大管家”,加强技术手段应用和人工审查力度,在信用约束上“较真”,把商家信用和店铺流量挂上钩,让“靠缺斤少两赚钱”的商家无处遁形;另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线上精准监测,线下全面巡查,对不法经营活动施以重拳。

此外,要健全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让消费者的意见能够更加快速便捷触达商家和监管部门,让消费者敢较真、能较真。

网购商品严重“缩水”,退货麻烦,用着闹心,如此糟糕的消费体验,直接损害了商家与平台的形象。电商平台不能成为诚信经营的洼地,网购的便利更不应以牺牲消费者权益为代价。只有提高商家的违法成本,完善投诉举报机制,让更多消费者敢于较真、能够较真,才能切实呵护好消费信心。(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