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一起守护校园“舌尖安全”

2025-07-22 10:18:1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通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持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这是校园配餐服务管理首个国家标准。据介绍,该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标准明确了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评价改进、应急处理等全链条的规范指引,为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的合规管理提供标准化指导。同时,标准提出了有关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信息交流、防止餐饮浪费的操作指引,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膳食平衡、节约环保理念,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校园配餐国标来了,从相关报道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这次国标肉眼可见地将标准从“吃得饱”升级为“吃得好”。过去,校园配餐企业良莠不齐,食谱“重油重盐”、冷链“断链”、应急“断档”等乱象屡禁不止。新标准以全链条闭环管理破局,原料追溯“一码到底”,加工环节“可视化”监控,配送车辆GPS+温控双保险,甚至将“每餐留样125克、48小时”写入条款。这些看似繁琐的细节,实则是用“绣花功夫”堵住风险漏洞,让“良心餐”不再依赖企业自觉。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标准不仅关注安全,更注重育人价值。其强调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信息交流,要求企业向学校、家长清晰传达配餐营养构成,让每一份午餐都成为健康教育的载体。更值得赞赏的是,标准明确写入“防止餐饮浪费”操作指引,引导学生从小树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理念,将节约环保的种子播撒进幼小心灵。这既是健康习惯的培养,更是珍贵品格的塑造。

校园餐盘虽小,却承载着孩子健康成长的千斤重担。有网友感慨:“一餐一饭的安全感,是家长最大的安心。”新国标标志着校园食品安全从“专项整治”迈向“制度护航”,但标准落地生根,仍需监管利剑高悬、学校责任压实、企业自觉践行,形成社会共治合力。还可采纳不少专业建议,比如配套“飞行检查+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企业实施“一次性死亡法”;建立“校园食安险”强制投保,用市场机制分散风险。更长远看,可探索“中央厨房+卫星厨房”模式,通过规模化、集约化降低合规成本,避免“小散乱”企业因标准过高而退出市场,反而导致部分地区供餐能力下降。

不可否认,校园配餐国标的出台,为孩子的饭碗装上了“安全锁”,更为培养健康下一代铺设了营养基石。当安全与健康成为校园午餐的标配,守护的不仅是孩子们茁壮成长的今天,更是一个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