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高额彩礼之风,需要更多解法

2025-09-03 16:14:4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天价彩礼这一困扰不少农村家庭的难题,迎来了更大力度的整治。9月1日,中央农办在宁夏召开部分省份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部署推动农村高额彩礼综合治理落地见效。这场会议传递出明确信号:整治高额彩礼已从地方探索升级为国家层面的行动。

高额彩礼的危害不小:部分地方彩礼动辄十几万元、几十万元,让不少农村家庭因此背上沉重负担。更严重的是,彩礼不断攀升,让本应美好的婚姻沦为金钱交易,既扭曲婚姻本质,又将女性视作待价商品,极易引发家庭矛盾,拖慢乡村振兴的脚步。

为啥高额彩礼能“扎根”农村?原因盘根错节。一方面,重男轻女思想未彻底根除,攀比风推着彩礼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农村适婚男女比例失衡,“男多女少”使男方在缔结婚姻关系时主动权变弱,需要靠抬高彩礼争取机会。此外,一些农村养老保障不完善,部分家庭认为养女儿亏了,想借彩礼为养老留后路。这些问题交织,使得高额彩礼成为乡村治理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彩礼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够体现男方对女方的尊重,是小两口新生活的启动资金。但近年来,彩礼逐渐变味,成了衡量家庭实力的“硬指标”。加之部分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炒作天价彩礼,进一步加剧了大众焦虑。

整治高额彩礼,不能简单一刀切,得有疏堵结合的治理智慧。近年来,各地摸索出了不少接地气的办法。拿浙江来说,从2020年起,连续推出两批婚俗改革实验县(市、区)试点,一共37个。有的地方用村规民约划定彩礼上限;有的地方办集体婚礼、慈善婚礼来引导年轻人;还有地方把婚俗改革和乡村产业绑在一起,帮农民多赚钱,从根子上减少对彩礼的依赖。这些做法,不仅管用,也为全国整治积累了好经验。

要想真正管住高额彩礼,农村的党员干部要带好头,主动对高额彩礼说“不”;年轻人要敢于破面子,弄清楚婚姻幸福和彩礼多少没关系;女性更要想明白,高额彩礼看似抬高身价,实则把自己变为交易“客体”。只有越来越多人敢跟陋习叫板,婚俗改革才能落地见效。

当然,跟高额彩礼“较劲”非一日之功,得有打“持久战”的耐心。既要坚持整治不放松,又不能不顾实际情况硬来。相信随着治理措施不断完善,文明新风终会吹遍乡野。

 

来源:钱江晚报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