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亮
骑行途中,共享单车竟突然锁死车轮、自行刹车,用户被猛地摔在地上,脚部多处骨折……近日,全国多地接连发生此类“惊魂一幕”,涉及多家平台。被网友称为“夺命锁”的严重安全隐患,正悄然威胁着每一位骑行者的安全。
在相关话题评论区中,有一种论调称,“远程落锁是因为有些人为了省钱,骑走了别人忘记关锁的车,摔伤也是咎由自取”。诚然,我们不鼓励利用智能车锁漏洞逃费的行为,但这样的代价显然不相称,企业不可能也不应该借此“惩罚”用户。更何况,因为网络故障而误开误关锁的情况也并不少,不该带着恶意去揣测受害者,更应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
说到“隔空落锁”,就不得不谈到近年来共享单车产品的更新换代,车锁就是重要一环。从此前装在外部、需要手动开关的环形锁,到如今隐藏式的、支持远程操控的轮毂锁,技术进步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
比如,此前开关锁故障很多,然而如今内置锁芯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蓝牙和远程通信连接手机扫码、平台计费和车辆开关锁这三个模块,响应速度更快;再比如,机械锁如果忘记关闭,处理起来非常麻烦,但电子锁只需要手机上一点,也就是“隔空落锁”。这也一并解决了个别人霸占共享单车、车辆骑出运营区回收困难等问题,总体来看是利大于弊的。
然而,任何技术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都不可避免滋生新的风险。不少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担心:“从下车后到关锁的时间里,如果别人已经开始骑行,我点关锁会不会导致对方摔伤?”“如果我扫码时没有扫上,对方突然点关锁时,突然受伤的会不会是我?”当单车被频繁换手使用时,“隔空落锁”的隐患也随之放大。
面对事故与质疑,相关平台的回应难以令人信服。有的声称“后台无骑行中落锁记录”,将问题归咎于“链条故障”;有的又承认具备远程锁车功能,违规停车、超区骑行或忘记锁车都会触发系统自动锁车。这些说法,不禁让人怀疑企业是否在刻意推诿责任。
平台这种稀里糊涂的状态显然不能再持续了,如果真的存在某种技术漏洞,这绝对足以造成恐慌,引发人们对共享单车的普遍抗拒。因此,各大平台应重视起来,通过讲事实、摆论据的方式将事故原因解释清楚,并做出改进。而监管部门也不妨适时介入,作为中立第三方对事件进行详细调查,并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目前,全国共享单车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6亿。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意味着每一个看似微小的风险都可能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平台不能只顾技术创新,反倒牺牲了安全保障。比如如果问题真的因为远程锁车而起,那么换回手动锁才是更稳妥的,这恐怕也是必要的妥协,在保障安全时,有时只能舍弃部分便捷与效率。毕竟,用户要的是可以安心骑行的出行工具,而不是随时可能突然上锁的“高科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