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漫评】降碳减污增效,点亮山东“绿色经济”

2024-12-25 13:55:1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全省累计审核70余个‘两高’碳排放减量替代项目,减少碳排放500余万吨;1—11月,全省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投资项目11954个,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2%;今年10月,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观测到红胸黑雁,鸟类种类增加到374种……”

一个个“绿”动齐鲁、“碳”寻新路的生动场景,不仅仅记录着山东绿色发展的行进之路,更是在描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画卷。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

现如今,山东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绿色发展不仅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以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为例,他们已经试车投产了炼化一体化项目,通过能源梯级利用、海水淡化等技术手段,加之将工业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和二氧化碳进行充分回收再利用,从而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除了企业的自觉行动,山东在政策层面同样给予了大力支持。“两高”行业企业数量众多、碳排放量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针对这一情况,今年印发了《山东省“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促进工厂车间节能减碳,也推动传统产业朝着更绿色、更低碳、更可持续的方向逐步转型。还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四减四增”行动,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坚定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经济社会发展底色向绿而行,离不开市场作用。市场是绿色低碳发展的直接推动者和实践者,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现代化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要求市场对政府的配合协同,通过积极推广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对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优先安排,从而完成积极稳妥实现“双碳”的目标。

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子孙后代共享自然之恩,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在这场绿色变革中,我们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今后,美丽山东将矢志不渝坚持降碳减污增效的道路,在绿色的征途上留下坚实的足迹,让未来的齐鲁大地更加绚烂多彩、生机盎然。(吴雪瑞)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