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豹评频道>内容详情

豹评·纵横论 | 跟孩子“谈钱”,这一课不能缺

2024-06-05 11:02:0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武汉一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马欣怡向同学提问:“如果要买一个3元6角的商品,应该怎么付钱?”有学生回答:“先给一张3元,再给一张6角。”有老师和家长反映,不认识钱的情况在一年级小学生中越来越明显,甚至也不知道钱怎么用,不理解“换钱”“找钱”这些概念。

如此现象,某种程度上说是时代的必然产物。2010年前后,我国移动支付开始迅速普及。如今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现金的频率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这导致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10后”甚至“20后”几乎接触不到纸币,可能只有在过年时才能见到100元一张的压岁钱。这些孩子愈发“不识现金真面目”也就不足为奇了。

或许有人会说,现在现金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少,不认识钱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但从孩子们的消费反馈来看,与“不认识钱”产生直接关联的是容易形成“乱花钱”的习惯,虚拟货币或者数字货币甚至会给孩子造成“钱就在手机里,怎么也花不完”“仅仅是手机屏幕上的一个数字”的错觉。客观上也加剧了“11岁小孩哥打赏主播近百万元”“熊孩子为网游巨额充值”等新闻的发生。

因此,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现金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搞什么高大上的投资理财。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小契机、小场景可以利用。

比如,主动让孩子多参加社区“跳蚤市场”活动,帮助他们合理标价、有效“砍价”。再比如,积极让孩子参与家庭采购,鼓励孩子们使用现金进行支付,让他们亲自体验货币的价值和流通过程。概言之,跟孩子“谈钱”,重点是教孩子理解纸币面值的大小,以及其在交易中的使用技巧,进而培养他们对价格高低的敏感度,不断提高其金钱素养。

与此同时,一个国家的现钞,不仅是支付流通的媒介,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孩子们脑海中被模糊掉的,难道只有“20”“10”“5”的面值么?不完全是,随着面值被一同模糊化的,还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巍巍泰山……不论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人类的鸿图华构,这些人们可以看见风光、看见中国的窗口,也伴随着记忆模糊,徐徐远逝。

当然,人民币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不止于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它同样是一段属于千秋文艺的密码:在一元纸币上,它的底纹是“金乌负日图”“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回纹”——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低吟浅唱;在五元纸币上,它的底纹是“藻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顶棚留下的注脚;在十元纸币上,它的底纹是“万寿藤”——自汉代便生生不息的瓷器纹样……

不仅如此,人民币也是一种历史的侧影。从第一套人民币上的生产劳动、交通运输,第二套人民币上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激情,到第三套人民币上中国人衣食住行的变迁,第四套人民币上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亲密无间,再到如今的第五套人民币,见证着中国大跨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人民币是我们生活中最小的“历史书”,通过它能进一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从而增强其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是培养我们下一代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孩子们对人民币认知模糊,我们需要重视但也不必过度焦虑。毕竟,数字支付是大趋势——赋予了人们更多方便,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这样的进步,不会倒退。我们当前要做的是,如何让下一代既最大程度地享受电子支付的便捷,又不忘延续勤劳节俭的好风尚。这是个新的时代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备课”。(赵亮)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